首页家教急救阅读心流:让孩子...正文

阅读心流:让孩子爱上阅读的8种体验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阅读心流:让孩子爱上阅读的8种体验
文/龙爸开讲

阅读心流:让孩子爱上阅读的8种体验


作为家长,你可能很奇怪,培养孩子阅读花了不少功夫,阅读打卡也做了好几轮,为什么孩子还是压根不想看书,勉强拿起书来也是心不在焉呢?那些爱读书的孩子真的是练成的呢?

在我看来,孩子的阅读状态是阅读体验决定的——对于看书沉醉着迷的孩子来说,阅读是享受;对看书如坐针毡的孩子来说,阅读是难受。

阅读之所以会成为难受,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体验到阅读带来的那种“特别棒”的感受,心理学上称之为“心流”。


心流指的是人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进入全神贯注、完全投入忘我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忘了时间的存在,事后会有一种能量满满、心满意足的感受,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最优体验。
一旦你享受过它,就会上瘾,让你不断努力去重复获取这种体验。

比如,咱们身边可能有跑全马的朋友,不跑的人就不理解了,跑那么远、累死个人图什么?

但跑的人就觉得:

这件事儿太让人愉悦了,多累我都高兴,下次我还得跑。


不只是跑马拉松,很多人都会着迷于某些活动或爱好——有人喜欢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玩乐器,有人醉心于阅读、工作、学习,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心流体验,于是就上瘾一样的爱上了这些事儿。

那么,在阅读中的心流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 01 ◇
八种心流

我发现有8种阅读心流,如果你家的孩子在阅读中有以下若干种表现,那他就会爱上阅读。

-1. 陶醉

有时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捧着一本书一动不动会看上老半天,你叫他他听不见,喊他吃饭他也根本就不理你。

这种着迷,就像大人追剧一样,身心投入程度特别高,非得一口气从头看到尾,看到过瘾不可。


-2. 狂喜

有的孩子看书能看到哈哈大笑、兴奋不已,大喊:太有意思了,太好玩了

也有的孩子一个人呆在屋里看书,突然就笑起来了,有时还会马上跑出来找爸爸妈妈,特别兴奋的巴拉巴拉说上一通:

我刚才看到了一个特别好玩的事儿,我跟你说……


-3. 共情

你刷剧的时候可能会把自己代入为某个人物,深切的体会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孩子看书也会这样,比如读《大卫,不可以》,他可能就会把自己想象成大卫,然后特别同情他,经常对妈妈说不可以。

这种会心或者共情,是很深刻的内心体验。
孩子经历过的这种体验越多,就越喜欢通过阅读去感受身边的世界和别人的生活。


-4. 相逢

在书中遇到熟悉的事物,找到一个困扰自己很长时间的疑问的答案,或者遇到别处看到类似的知识,就会让孩子觉得惊喜。

比如,看《托马斯小火车》动画片的孩子,发现书上居然也有托马斯,就会很惊喜。

比如,孩子问你飓风是怎么形成的,你说不清楚,然后有一天他自己看书,看到了飓风形成的讲解,终于明白了,于是他就会很惊喜。


-5. 柳暗花明

每一本书都可能把孩子引入一个新领域,让他发现原来世界这么大,在我不知道的地方还藏着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呢。

这是一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体验,有过这种体验的孩子会更向往通过好书,去探索更广阔的新世界。


-6. 优越感

人人都需要成就感、优越感。
当孩子发现阅读让自己超出他人,比如全班都答不来的时候,只有他知道问题的答案,他就会特别骄傲——

哇,我会读书,我真厉害!

于是他会继续阅读,让自己这种优越感一直保持下去。


-7. 知音

当孩子和别人讨论刚从书里读到的东西,而别人刚好也感兴趣,会让孩子体验到找到知音的感觉。
有的孩子喜欢和爸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和小朋友、同学讨论,这些活动都会让他特别愉悦。


-8. 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有点类似于自我实现,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简单说就是一种类似“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的感觉。

马斯洛说:

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通常感到正处于自身力量的巅峰,正在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此时他表现得胸有成竹、明察秋毫,好像完全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丝毫不怀疑踌躇,也不会止步不前。

当一个孩子读书入迷,找到乐趣,获得惊喜,就会享受到高峰体验。
到了这一步啊,不用你催着读,孩子自个儿就会巴望着一直读下去。


看过了这八种体验,你可能会想:恐怕已经爱上阅读的孩子才会这样吧

实际上是你想偏了,并不是孩子先爱上阅读才有这些体验的,而是先有了这样的体验才会深深地爱上阅读。

这就好像是你吃了一口好东西,觉得特别好吃,然后一口接一口,根本就停不下来。

◇ 02 ◇
保护阅读心流

看书着迷过的孩子,会想着再次体验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看书遇到过惊喜的孩子会继续到书中找惊喜;看书看得兴奋的孩子会继续寻求那种兴奋感……

这就是阅读心流,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机制。
简单说就是:发现看书真好,还想看

如果上述这些体验,在你家孩子的阅读中一次都没遇到过,或者曾经遇到却没有在意就错过了。
那让他爱上阅读,的确很难很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阅读心流呢?

办法就是九个字:

会识别不打扰不打击

下面我们一一来说:

-1. 会识别

前面我讲了孩子的8种阅读心流体验,你没必要全部都记得清清楚楚,只要记住孩子看书时全神贯注、投入忘我、充满能量、非常满足这样的状态,然后要特别留神识别,一旦发现苗头马上予以保护就行了。

孩子阅读时一旦沉浸进去,心流体验都很明显,并不难识别。
但是一些无知的父母呢,常错把这种状态当成坏事。

前面说过,孩子可能看书看得特别投入,你叫他他都不理。
因此,这些父母就想了:

大人跟你说话,你都当耳边风,这哪行啊。

如果家长理解了心流,我想你就不会这么看了,沉浸书中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状态吗?


-2. 不打扰

心流是完全私人的时刻,就像是武侠小说中说的闭关一样,一旦被打扰就很容易消失。
这一点你可以想想,比如你正在刷剧,或者看球的时候,被孩子打扰,你会是啥反应呢?

这里我想提醒的是,一些父母总是会不自觉地做出影响孩子心流体验的事儿,比如孩子想自己翻书,你却认为他根本看不懂,需要大人逐字逐句、掰开揉碎地讲给他听。

这样孩子就会失去自己从阅读中获得惊喜、会心等感受的机会。


-3. 不打击

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好体验,能得到父母的尊重、认同、赞美,他的美好感受会因此受到鼓励而加倍。

但如果本来人家兴致勃勃,你哗地一盆冷水泼下来,再好的“好体验”也会变成“坏体验”。

不少爸妈经常不小心做这样扫兴的事儿,比如不让孩子在看书的时候说话;孩子发起对某个话题的讨论时,大人会认为你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对孩子的提问觉得心烦:

哪来这么多问题,就不能安安静静的看书吗?

父母的这些表现都会让孩子与阅读心流擦肩而过,太可惜了。


最后讨论一个问题:阅读习惯重要吗?或者说,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哪一个更重要?

我认为应该首推阅读体验
一旦孩子体验到心流,就会阅读上瘾,根本就不用催促、也不用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习惯并不重要。
否则表面上的阅读习惯,就会把阅读变成难受。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阅读心流:让孩子爱上阅读的8种体验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