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不要用“为你好”...正文

不要用“为你好”来伤害我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不要用“为你好”来伤害我
文/龙爸开讲

不要用“为你好”来伤害我


家庭里,妈妈可能不知不觉地就说出这样的话: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

你还小,还不知道社会的险恶,你得听我的。

网上有一句话很形象地描述这种作法——“有一种伤害叫‘我是为你好”。

◇ 01 ◇
弃文从理的小蝶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叫小蝶的女孩。
她很漂亮,皮肤白皙,就像一个洋娃娃。

高一的时候,小蝶非常活泼、乐观,经常和我们聊天、开玩笑。

那时候,她的学习成绩是一流的,基本都是年级前几名。
事情如果不出意外,小蝶考一个上游985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变故就出在高二。


大家都把高二文理科的分班视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老师们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权衡利弊,分科的日子是学校最忙碌的一段时光,经常可以看到家长们吵吵闹闹着从老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

争论的焦点就是:学文科,还是理科?


小蝶从高中开始,就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在分科的问题上栽一个大跟头。

她一直想着去文科班,因为她的文史知识很丰富,喜欢写作,很有创作才华。
在校期间,她就参加过各种征文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小蝶却忽略了家庭的背景和父母的意愿——

她的妈妈,是我们的化学老师;

小蝶的爸爸据说是某大学物理系的教授;

她的爷爷也是从那所大学的物理系毕业的。

小蝶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理科世家
所以当她说要读文科时,不出意外地遭遇了全家人的反对——家里的每个人都认为她应该学习理科。

小蝶哭着说,自己文科比较好,更喜欢文科,但没有人听她的话,还一再告诫她,学文科找不到好工作。

暑假结束后,小蝶不出意外地被分到了理科班,班主任正好是她的妈妈。

◇ 02 ◇
迷失自我的小蝶

第一次月考中,由于她失去了擅长的科目来平衡总分,小蝶一下子就跌出了第一梯队。
本来就十分郁闷,回家后,还被她妈妈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妈妈一直念叨着:徐老师的女儿有多么多么优秀,这次她考了理科的第一名
她抱怨小蝶不努力,总是看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于是,他们把小蝶房间里除了理科以外的所有书籍都锁进了箱子里。

妈妈还“真诚地”告诉她:

这是为了你好,不要分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那段时间,小蝶感到十分憔悴,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糟。
她经常会一个人呆在操场的角落里发呆、默默流泪。

那时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所以即使不在一个班,有时也会一起回家。
在这短暂的旅途中,我发现小蝶总是会刻意放慢速度,仿佛不太愿意回家去。

后来,每次周考结束后放学回来的路上,小蝶都会请我陪她去公园待一会儿——原来她又考了不及格,回去肯定会被骂,所以她想尽量拖延一点时间。
小蝶向我讲述了她的痛苦、她对理科的怨恨,说数理化的知识点就像羊毛一样凌乱地缠绕在她的脑海里。


进入高三后,学习越来越忙碌,我和小蝶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直到高考后的暑假,我才又在楼下遇见了拎着东西回来的小蝶。

小蝶说,以她的成绩,只能考上普通二本。
她的父母对她非常失望,我也为她感到难过——小蝶的文科天赋是有目共睹的。
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对她赞扬有加,但她的父母却自以为是、强行干涉,强迫她做了她不擅长的事情。

到最后,他们还要抱怨她不努力,给家庭丢了脸。
这样做只是把小蝶当作工具人来与别人竞争,但那时的小蝶却无可奈何,最后只能带着低落的心情和简陋的行李箱走进了大学校门。


虽然来到了陌生的环境,但是远离家庭的压力环境还是让小蝶感到了一丝轻松。

她在报道的第一周就加入了文学俱乐部,在这里小蝶很高兴能与社团里的前辈们交流。
在前辈的鼓励下,她又开始投稿,参加了一些网络征文评选比赛,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
小蝶信心大增,又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有一天,小蝶突然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她要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了。
她说,编辑给她打电话时,刚开始还认为那人是骗子。

说完我俩都笑了。
听到小蝶声音里的喜悦,我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事实上,作为父母,你可能永远无法想象一句“我是为了你”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并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不应该是控制或束缚,所以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我们身边的人——

如果你爱他,请先尊重他。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不要用“为你好”来伤害我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