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破解90%心理问...正文

破解90%心理问题的利器:课题分离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破解90%心理问题的利器:课题分离
文/龙爸开讲

破解90%心理问题的利器:课题分离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都不是很严重。

只要对方能够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看清楚自身的状况和问题,心理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本文就跟大伙儿分享这样一种探索心理学的重要技术——课题分离

◇ 01 ◇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面临的问题区分一下,找出来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

显然,这个名字虽然看起来**满满,很有学术味儿,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心理技巧。
它可以帮助我们厘清人际关系中你我之间的界限,减轻工作与生活中的心理负担。


很显然,个体的大部分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倾轧,以及由此而在自己内心造成的挫败、沮丧、愤怒等负面情绪。

如果看来,课题分离如何能够运用得当,对于我们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良性的人际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我们搞清楚了自己的课题,就可以明确地识别并坚守自己的课题。
与此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尊重他人的课题,不轻易践踏他人的边界。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 02 ◇
如何课题分离

那么,课题分享应该如何实践呢?

我们认为应该增加自己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功底:

  • 自我意识:要注意分辨哪些感受、需求、责任是自己的。

    特别是以前自己在这个方面修炼不足的,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识别自我意识。

    比如,早上你去上班,直接就被上司怼了一顿。
    显然,这个事情的责任并不在你,很可能是对方一早上就堵车,或者被孩子气着了。
    所以,完全不需要在意。


  • 共情:应该理解别人的需求与感受,并适当给予理解和支持。
    但不应该卷入程度过高。

    比如,妻子网购一件衣服,结果产品到货后,穿上并不好看,她因此非常郁闷,你也被殃及:“让你帮我看看,你还说好看,你瞅瞅,一点也不好看!

    如果你具备共情的能力,就会明白:这件事情压根跟你没有关系,妻子只是心里难受。
    所以,你应该抱一下妻子,说声:“知道你没有买到好的衣服,心里难受,要不,我们先退了?


  • 沟通技巧:可以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边界。
    此时同时,也做到尊重他人,不令人尴尬。

    这就是传说中的“高情商”。
    在生活中,拥有高情商沟通能力的人,总是深受人们欢迎的。

    这方面的典范是演员黄渤,经常以高超的沟通技巧化解难堪局。
    比如有一次,一位没眼力见儿的主持人当着几个美女演员问他:“你觉得你能配得上女明星的产值吗?

    这种问题简直就是在拉仇恨,结果被黄渤轻飘飘一句化解:“我觉得我和女明星的颜值,就像是一对情侣,一个负责赚钱养家,一个负责貌美如花。


  • 情绪排解:不管使用课题分离与否,生活中都会有一些诸如内疚、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情绪处理能力,保持内心的心理平衡状态。

    比如,你在公司被更年期上司狂怼了一天,心里憋屈得不行。
    很多没有心理学常识的人,回到家后就会打妻儿出气。

    虽然这种方式并不值得推荐,但是它在客观上确实实现了情绪的释放。

◇ 03 ◇
课题分离的应用

课题分离常常用在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保养、保鲜上。
它可以帮助父母理解、接纳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独立空间,同时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家庭教育中,很常见的一个场景,就是家长督导孩子写作业,最后把自己憋出内伤

如果对这件事情做课题分离,写作业是孩子的事情,家长完全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催促他——第二天如果孩子交不上作业,自有老师去罚他。

家长只需要做到保持安静,做自己的事情即可。


这种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职场中,它会让我们更多地关注于自身的工作表现,而不是过分地依赖他们的评价和认可。

如果你提交一份报告后,上司连看都没有看,张口就批你一顿,这跟你没有关毛钱关系,只能说明领导在那个时间心情不好。

因此,你不需要一直反刍这件事,过一会儿再去提交就行了。


你看,课题分离不仅仅是一种可以提升我们人际关系、生活质量的技巧,它其实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个人修养。
这是一个个人成长的过程,做好课题分离后,我们就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破解90%心理问题的利器:课题分离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