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发出求救信号,你能收到吗?

文/龙爸开讲
如果孩子发出求救信号,你能收到吗?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儿童的自杀危机。
相信在每一个人的一生的某一段时间,都会觉得活着没意思,有过自杀的念头。
当然,死亡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更何况是自杀。
再进一步说到儿童自杀的话题,就会让人打心底有一种绞痛。
可是,现在青少年儿童自杀的消息不断见诸新闻,这个话题我们已经避无可避。
即便是我们不讨论,它也不可能不存在,甚至会因为被忽视而越来越严重。
残酷的现实就是:自杀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儿童和青少年。
据北大医学部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十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也就是说每分钟就会有两个人死于自杀,并且还有八个人自杀未遂。
来自上海的心理调查显示:有24.39%的中小学学生曾有过一闪而逝的自杀念头,认真考虑过这个想法的孩子约占15%,有5.8%的孩子曾做过自杀的计划。
很显然,儿童和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界的重视。
那么,自杀是一时念起,还是蓄意已久呢?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
一方面,自杀确实是一种冲动行为,可能因为家长的一句责骂,或者老师对孩子的一次惩罚,孩子就自杀了。
另一方面,自杀的孩子常常伴随着困惑、茫然、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或深受抑郁症的困扰。
这就为我们发现孩子的自杀迹象,提供了一种可能。
接下来,我们就要深入讨论这些危机的信号。
◇ 01 ◇
日常行为的变异
自杀常常跟哪些行为习惯的改变有关呢?
改变睡眠习惯。
孩子睡眠时长变得特别长或特别短,还可能伴随着失眠或梦游。改变饮食习惯。
孩子明显比以前吃得多得多,或者吃得越来越少。改变人际交往。
很多以前要好的朋友,都不再在一起玩了。
同时,还开始远离家长,有情感退缩的表现。身心失调。
比如经常感到头痛、胃痛,或者身体的其他部分表现出来莫名其妙的痛——这些痛并不是因为身体器官出现问题造成的,无法解释,反正就是痛。
养孩子就是一件很费心力的事情。
上述的日常行为改变,有时并不是特别明显,只有密切关注孩子才可能会被发现。
如果上述的行动改变越来越明显,而且呈现不可逆的状态,最好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父母应随时准备请专业心理医生介入,并把这些记录拿给心理医生查看。
◇ 02 ◇
在学校的表现变化
孩子从上学开始,学校才是他的日常活动场所。
当然,青少年时期,孩子有一些心理起伏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学习问题叠加出现,就可能意味着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正在酝酿。
作为家长,应该及时跟老师保持沟通和联系,对于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负面改变或消极改变,应该及时予以求证、确认,万不可调以轻心。
那么,孩子在学校的哪些改变应该予以特别关注呢?
学习成绩呈断崖式下跌。
孩子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变少。
对学校生活开始提不起兴趣。
不想、拒绝去上学。
对学校内原来爱做的活动或游戏,再也提不起兴趣。
比如体育活动、课外游戏、课后兴趣班等。
记得我们以前说过厌学的一个表现叫“学校恐惧症”。
实际上,孩子在学校的上述改变,如果越来越严重,就会发展到学校恐惧症。
当然,两者终究不是一回事,我们作为家长,并不是要成为处理这些专业问题的专家,而是要保持这样的一个警惕和意识——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变化到了被某些问题困扰的程度,就需要赶快与心理咨询师沟通,或者去求助一些儿童养育专家。
◇ 03 ◇
开始密切关注死亡
其实不光是孩子,包括大人对于死亡这个话题,都会有着天然的关注和兴趣,尤其是当他们经历了身边的一些人或物的丧失后。
比方,他失去了一位叫家庭成员,或者他失去了一个宠物,或者他身边的某个同学出意外了,再或者说他在电视新闻当中、从大人聊天的内容当中,得知了一些跟死亡相关的事件,尤其是那些悲剧,他都会因此对于死亡产生强烈的兴趣或恐惧。
这个时候,家长要积极的跟他们讨论一下关于死亡的问题。
我们也要密切注意孩子对于死亡的关注到达了什么程度,从而判断我们孩子跟自杀的倾向有多远?
孩子对于死亡的关注可能是以下这些:
孩子频繁的问一些跟死亡相关的问题。
孩子在网上搜索一些怎么死掉的方法,或者他会问一些死法。
孩子会讨论自己的死亡,并且会说一些跟自己的死亡相关的话。
比方说我死了以后你才不会想我,我真希望现在就死掉,或者反正我死后也不会再烦你了。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以上的这些行为,就要着手分析这个时候他对于死亡的关注,到底是因为天然的兴趣,或者是受到身边那些事件所引发的兴趣,还是他可能在考虑自杀。
◇ 04 ◇
开始表达死亡
当孩子开始研究关于死亡或者自杀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
有一些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非常强烈的情绪——
他可能就会用笔来写一些文字,或者是来画画。
如果你发现孩子经常写跟死亡相关的话语,或者是编一些跟自杀相关的故事,或者他以死亡为主题在画画,那么你就要特别的注意。
当孩子感到非常的无助……
有自杀的念头的孩子可能会和别人交流,说他们对于未来感到很无助,感到希望渺茫。
那么,他就会说一些具体的体现自己感到没有希望或者是无助的话了。
比如,他会说我觉得没有人能够帮助我,或者不管做什么都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再或者我的成绩可能永远也好不了了。
当孩子准备自己的遗嘱……
孩子的遗嘱并不会像大人那样正式,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忽视这种作法的理由。
有些孩子还会学大人做一些分配遗产的事情。
比如他会把最喜欢的玩具送给别人,或者他会跟自己的父母朋友或者兄弟姐妹说,这个东西送给你。
但是你看到他给别人的这个东西,明明是他平时最最喜欢的东西,以前你想要拿过来玩一会儿都不给,但是现在他却轻而易举的拿来送人了……
这太不正常了,有可能是他正在考虑自杀。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正在分配自己很喜欢的物品,还伴随上述的一系列行为异常,千万不要觉得你的孩子是在闹着玩。
这是孩子在向你发送求救的信号,你要立马采取行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