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爱动还是多动症?看4个特征

文/龙爸开讲
孩子是爱动还是多动症?看4个特征
很多长大后十分文静的人,其实在小时候都是活泼好动的。
因此,父母不由得要担心:这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呀?
实际上,小时候大多数孩子的爱动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那么,我们该怎么区分孩子爱动与多动症呢?
◇ 01 ◇
何为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者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归纳起来,多动症会有以下四个特点:
-1. 孩子一直处于活动状态。
孩子不管是在哪种状态下,都永远在动——不管是吃饭,还是上课,抑或是看电视、听故事。
就像是一台“永动机”。
那么,正常孩子是什么样子呢?
正常状态的孩子,虽然上课时也会有小动作,或者平时也比较爱动,但是至少在某些活动中是不怎么动的。
-2. 比较冲动、易怒、莽撞。
做事比较鲁莽,而且还喜欢做危险的事情。
比如,过马路不看车、看到电风扇就要用手去摸。
正常孩子也可能会比较冲动。
当然,他们可能在多数情况下会表现得小心翼翼,比如,过马路时比较小心,甚至表现得很胆小。
但是,孩子总会有一些时候表现得盲目胆大,比如在操场上乱跑,走离座位。
像这种情况更多属于注意力短暂缺失,一般不属于多动症的症状。
-3. 影响、打扰到别人。
多动症孩子,不仅会在上课时候自己动来动去,还可能会大喊大叫,这样就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
更严重的情况下,跳绳时,他会用绳子勒别人的脚脖子。
有时候,还会揪别人的耳朵。
如此作法对于别人的打扰就太大了,甚至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4. 学习效果差。
通常情况下,多动症的孩子智力并没有大的问题,有些孩子的智力还会超常。
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缺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他们总是需要有人来督导或控制才能完成某一项要求,尤其是精细作业方面属于老大难——他们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手指去学习。
所以,他们的字迹总是比较潦草,也难以安静地完成作业。
他们的心态也会比较浮躁,在阅读或计算时显得粗心。
如此状态下,他们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奇怪了。
以上是多动症孩子常见的四个特点,如果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有这些特征,那最好是立马去做多动症确诊。
这种问题上,千万不可马虎,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
因为儿童多动症相当普遍,以美国为例,多动症在男孩中高达20%,女孩也达到了10%。
◇ 02 ◇
多动症的干预
目前医院对多动症的常规治疗都是用药物来实现的。
但是,药物对孩子的治疗会产生很多的副作用,会伤害患者的身体,还可能引发抑郁症。
比如,美国著名的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他曾经就是多动症,吃过三年的药后,家长发现效果并不好。
后来就想尝试用其他的方法来做辅助的治疗,结果发现:游泳这个方法特别好,孩子不仅治好了多动症,而且还成了奥运会的冠军。
其实,这样治好多动症的案例有很多。
我就曾经见过一个东北的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后,家长带他去练习越野。
这个孩子后来不仅学习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还成了一个卓越的高山越野向导。
我的大量临床实践也印证了上述发现:通过一些健康的非药物训练,不仅会帮助孩子治疗好多动症,还能够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因此,对于吃药并不理想的多动症患者,我们都会推荐这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训练方法。
-1. 平衡学方面的训练。
原理是:前庭平衡功能决定了孩子的专注力和人际关系,而这正是多动症诊断里的两大的特征。
由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由于妈妈保胎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活动,或者是胎位不正,或者是脐带绕颈,或者生的时候剖腹产难产,或者早产生下来以后,对孩子活动量限制过多,导致了孩子出现多动症。
所以我们对这样的孩子要做感觉统合训练,比方说爬山或者旋转,或者荡秋千、走平衡木等等。
平衡能力方面的训练,会对孩子的注意力有很大的改善和矫正。
-2. 触觉方面的训练。
比方说在小的时候要加强抚触方面的训练,要做捏肌、推拿,要从心脏往外推拿。
每天洗完澡以后用干毛巾擦身体,用毛刷子刷身体;
用微风来吹孩子的关节处……
这样做会极大改善孩子的触觉敏感的问题。
触觉活动还包括了一些对抗性的搏击运动,比方说橄榄球、足球等一些合理的冲撞活动,让孩子通过皮肤触觉的训练来改善他们的情绪。
-3. 本体感的训练。
增加大脑对身体肌肉自控能力的训练。
比如体操训练、游泳训练、跳绳、拍球的训练,还有一些垫上运动,这些都是在训练他的大脑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四肢肌肉,如何去适当的活动。
但是,如果有的小朋友已经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了,比方说他要去冒犯别人,甚至是打别人,还有咬别人的,甚至是要去撕别人的耳朵的那这些是必须要进行药物治疗的。
另外,我们在近几年发现,有的孩子小的时候越是淘气,而家长就越是给他报更多的兴趣班。
那么,用练围棋的方式、练钢琴的方式,或者练书法的方式,能不能让孩子学会安静呢?
但是,效果正好相反。
如果课外班时间太长的话,孩子缺少了充分活动的时间,他的活动量、他的自控能力就没有机会得到发展。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出现了多动症状之后,不是要给他增加课外班,而是要减少他的课外班,而增加他的户外运动的时间。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活泼是正常的表现,但是如果你的活泼已经超过了一定的范围,超过了这个科学的标准,已经被诊断为多动症的时候,你就要注意:得给他从小形成行为规范。
比方说吃饭要有吃饭的样子,排队要不遵守排队的规则,和小朋友相处要遵守人际关系的一些准则……
不能是放任孩子,因为爱是自由的,就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或许认为孩子本来就应该活泼,就让孩子任性做自己。
这些观念对于正常孩子或许有一些可取之处,但用在多动的孩子身上是不恰当的。
假如孩子目前正在搞破坏,正在打别的小朋友,正在伤害别的小朋友,你让他做自己,那么就不是帮助孩子,而是害了你的孩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