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叛逆期孩子相处?

文/龙爸开讲
如何与叛逆期孩子相处?
每一个家庭在孩子上初中以后,都会经历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那就是: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有一位朋友就跟我说:
儿子才14岁,现在都比我高了。
身高长了,脾气也跟着涨,我说东他偏说西,天天就知道跟我顶嘴、气我。
实际上,这个孩子的叛逆级别还差得远。
Snow在《西行漫记》中说,太祖小时候跟他爹对骂、对打。
被他爹追着打时,他跑到井边威胁说:你再敢过来,我就跳下去,让你白发人送黑发人。
唉,做父母的落到孩子手里,那真是没着没落的。
马克·吐温曾给叛逆期孩子的父母支招说:
男孩子到13岁时,就把他塞进一个大木桶里,天天从洞眼儿里给他塞食物。
等到16岁时再把他放出来……
鉴于马克·吐温除了写作,别的事情鲜有成功,而且他还是以幽默著称的。
所以,他这个建议实在不能太当真儿。
况且,上述作法让我想到的词就是“填鸭”,北京烤鸭所用的鸭就是这种方法养出来的。
这种鸭最大的妙处就是身上肥油多,吃起来软糯酥美、滋滋冒油。
怎么看,这也不是孩子该有的样子。
◇ 01 ◇
女儿要染发
妈妈,今年圣诞节,我要把头发染成白色。
当女儿12岁的时候,有一天她突然向我宣布了她的这个决定。
我在沙发上坐直,心想:天哪,她到底想做什么?
幸运的是,我当时正在学习沟通技巧。
于是我强压心中的不适,平静地说:非常感谢你提前通知我。
女儿惊诧:你不生气。
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把头发染成白色吗?
女儿解释:每个人都把头发染成棕色或红色,没有人把头发染成白色,我想要与众不同,想要独特性,这是我内心的声音。
我耐着性子说:噢,这实在是太突然了——我从来没有梦想过我会有一个白头发的十几岁的女儿。
女儿说:不管我的头发是什么颜色,我还是我,只是看起来不一样了……
说实话,当时我有点糟心,这让我想起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中的牧羊人,他希望:人生没有10岁到23岁的年龄段,或年轻人都在这段时间里睡着。
我非常想拒绝,但又担心无法说服女儿:不要把头发染成白色。
但我明白一件事:亲爱的女儿的叛逆期,来了。
女儿期待着我的认同和许可。
我跟她商量: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考虑一下,可以吗?
女儿认为这是公平的,可以接受。
如果是以前,我们一定会吵架,互相指责。
◇ 02 ◇
为什么青春会叛逆?
带着尤如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我问自己:我该如何理解这些青少年的行为呢?
想到叛逆期孩子的吵闹、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我更加渴望知道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底层逻辑。
作为母亲,我也在想:女儿要叛逆,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经过反复的检索、研究后,我发现: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是用来辨别是非和控制情绪的,它们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
可是,与情绪相关的大脑在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熟了,这意味着:
在大脑还不具备控制情绪能力的时候,大脑的情绪部分已经发育完成了。
因此,青少年无法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产生叛逆期。
2005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不对18岁以下青少年判处死刑。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部分基于对青少年大脑和行为的研究结果。
我终于明白,叛逆行为更多与大脑发育有关。
因此,我不能责怪女儿把头发染成白色,也不能自责自己的教育方式,因为叛逆是由大脑引起的。
我与女儿分享了我的发现,她漫不经心地扔给我两个字:明白,这是她对于我努力研究的认可。
然后她向我强调:染头发不会伤害任何人,所以妈妈,你应该让我染。
是的,这种染发既不违法也没有不道德,更不会对女儿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但我实在不想和一个白发少女住在一起,我也不希望其他母亲告诉自己的孩子:快远离那个白发魔女。
把头发染白会给她的社交生活带来麻烦。
那么,我怎样才能说服女儿不要染发呢?
◇ 03 ◇
与众不同,不一定非得染发
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女儿跑来问我的想法。
我请求她再给我三天时间。
三天后她又来询问结果时,我告诉她,我要带她去商场试假发,然后再决定是否把头发染成白色——
因为决定是否染发的人的是她,而不是我。
她高兴地跳上跳下,来到卖假发的柜台前。
我让店员拿来两套白色假发,一套给女儿,一套给我。
女儿惊呆了:你为什么也想要假发套?
我轻松地向她解释:我想看看我能不能把头发也染白,跟你做个伴儿。
我们一起做这件事情应该很有趣。
店员拿来了两套雪白的假发套,我们各自戴上。
还没来得及照镜子,我们都被对方的样子逗笑了。
笑够了之后,我发现女儿茫然地站在镜子前,仿佛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法。
过了一会儿,她摘下假发告诉我:我得再考虑一下,我们可以去别的店逛逛吧!
然后,女儿再也没有提起过染发。
过了一段时间后,出于好奇,我问她是否还想把头发染成白色。
她说:与众不同,不一定需要通过染发来实现。
她的话听起来富有理性,就像是突然之间就长大了一样。
◇ 04 ◇
与众不同,不一定非得染发
女儿对我处理染发事件的方式非常满意,我感觉我们母女的心贴得越来越近了,更像是闺蜜。
后来,当她在校园里遇到新奇的事情时,都会告诉我。
当我去参加家长会,或者到学校去做演讲,我们都会手牵手一起走。
女儿有一次介绍我去她们班做演讲。
在讲座之前,她作为主持人很骄傲地把我介绍他的同学和老师,然后我在教室里拥抱了我的女儿。
因为我很有成就感——我与女儿沟通的方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领导力。
高中、大学时,她一直都是学生领袖。
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我女儿染发事件的处理过程:
首先,我解释说,女儿把头发染成白色,不是我马上能回答的问题。
然后,我马上开始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孩子叛逆期的解释是,“把头发染成白色”这样的奇怪想法与大脑发育有关。
至此,我觉得我理解了女儿的我际关系,我采取的行动就是和女儿一起练习戴假发。
最后,女儿决定不再染发,决定和成就感都是属于她的,这让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牢固。
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行为?归纳起来有三点:
1、父母不需要生气,或强迫孩子去做或不做某事。
2、很多事情不需要立即解决。
等到有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实施。
关键是为孩子们创造自己做出决定的机会。
比如,女儿决定不把头发染成白色,这是在锻炼她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3、平日里积极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行为,有效地引导孩子。
我的儿子在青春期内,就没有特别叛逆的行为。
我想这主要归功于我和女儿的经历,以及我在亲子沟通技巧上的提升。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