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心理学大佬养成记...正文

心理学大佬养成记之荣格:人格八维说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心理学大佬养成记之荣格:人格八维说
文/龙爸开讲

心理学大佬养成记之荣格:人格八维说


说心理学的发展史,荣格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存在。
而要说荣格,还是要从弗洛伊德说起。

弗洛伊德是第一位真正划时代的心理学大能,很快在他身边就聚集了大量才华横溢的精神分析学者,其中就有阿德勒和荣格。

◇ 01 ◇
与弗洛伊德的恩怨

荣格与弗洛伊德搭上线儿,并建立通信联系开始于1906年,从此两人的书信来往频繁得不亦乐乎。

在通信一年后,两人终于真人见面。
他们是如此之兴奋,一口气热情交谈了13个小时。
弗洛伊德真的是太喜欢荣格了,他甚至把荣格直接称为“儿子”,视为自己的接班人。

因此,到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立时,在弗洛伊德的鼎力推荐下,荣格如愿成为第一任主席


然后,随着交往的深入,双方的冲突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个端倪最早出现在1909年荣格第二次拜访弗洛伊德时。

在这次交谈中,荣格带来了他对于神秘主义和玄学的研究成果,这让弗洛伊德充满了无力感,因为他打心底认为神秘主义对于精神分析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

在这类问题上双方的分歧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在后面几次面谈中,弗洛伊德被气得有两次当地晕倒。

荣格意识到:他与老师的关系恐怕无法再维持了,“弗洛伊德将权威置于了真理之上”。


双方最终的决裂发生在1912年,标志性事件是荣格的《里比多的转化与象征》出版。

荣格似乎已经预料到这本书的出版会终结两人的关系,为此他特意赠送这本书给弗洛伊德以缓和关系,并满心谦卑地写下了“由其桀骜不驯但充满感激的学生,置放在导师与主人的脚下。

但是,注定的事情是一定要发生的,弗洛伊德最终因此书与荣格绝交——书中有大量与弗洛伊德相悖的观点,这是弗洛伊德绝对不能容忍的。

精神分析阵营很快就在弗洛伊德的号召下对荣格展开了口诛笔伐,而荣格迅速众叛亲离、陷入到精神分裂之中……


尽管双方最后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这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但是他们的关系破裂已经是箭上弦上。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说到底,主要原因还是双方学术观点的不同
我认为弗洛伊德的责任更多一些,因为他是一个大家长式的人物,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绝不允许别人对他的理论提出质疑。

他需要的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接班人,把精神分析理论继承下去,决不能对这个理论做出伤筋动骨的敲打。

至于荣格,在遇到弗洛伊德之前,他已经是一个有点名气的心理学学者。
他并不是一个学术新手,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想。

弗洛伊德认为,荣格不同意他的观点,他潜意识里想要篡夺父亲权威的欲望在起作用,从而导致了他们关系的破裂。

◇ 02 ◇
荣格的主要观点

那么,荣格有哪些学术观点呢?

-1. 人格形成于生命能量

荣格是一位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认为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本能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源于一种生命能量,他用力比多代表这种生命的能量;而在弗洛伊德那里,力比多代表欲望
荣格认为,性代表着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包括生殖、生长等活动,而不仅仅是性·欲。


-2. 新的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还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尤其是对潜意识包含哪些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质疑弗洛伊德的观点并创立了自己的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所以你可以看出,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不同。
这里的个人潜意识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大致相同,都是指个人被压抑的欲望、痛苦的经历等。

但荣格认为,个人潜意识可以达到意识层面,而集体潜意识才是荣格独创的内容。
他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的最低层次,是人们所意识不到的,这是全人类共有的本能记忆,这是种族与生俱来的。

它可以是人类数亿年来继承的经验的沉淀,就像人类拥有共同的遗传密码一样,这些生物体的潜意识连接着无数代人的历史,赋予了人类共同的特征。

例如,人们害怕蛇。
荣格表示,这是人类祖先在丛林中狩猎采摘生活经历的遗传结果,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所有国家的人确实都怕蛇,你看,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显然他的观点与弗洛伊德大不同。
而弗洛伊德是一个大家长式的人物,不允许别人反对他的观点。


-3. 人格八维

另一方面,荣格把人格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广为人知的是内倾人格外倾人格
所以荣格认为,内倾型人格的人在心理活动上往往比较内向,他们喜欢安静,善于反省,为人比较孤僻、害羞,不喜欢与他人互动。
而外倾型人格则喜欢社交、说话、活泼开朗。

荣格提出内倾和外倾两种人格倾向后,进一步区分了四种心理功能——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

○ 感觉功能:使人能够感受到世界的表面现象和一些事实。

○ 思维功能:使人能够对所感受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进行思考和理解。
比如,通过我们的感官,你会发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树,而且它们的样子都不同。

但通过思考,我们认识到,这棵树的本质特征是它是木本植物。
你看,思维就是对感受到的一条信息进行深入加工的过程。

○ 情感功能:情感是一种评价态度,用来判断事物的价值并产生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

○ 直觉功能:直觉超越感觉、思维和情感。
这是对过去和未来世界的预感,不需要遵循逻辑。


这样,你可以看到,外倾和内倾与四种心理功能相结合,就产生了8种人格类型,比如外倾感觉型、外倾思维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等。
例如,外倾感觉型的人追求快乐,无忧无虑,不断追求新的感官体验,但情感相对浅薄、外向;思维型的人比较客观、冷静,善于思考但比较固执。

所以你看,现在比较流行的MBTI,其实就是在荣格理论的启发下编制的。
它用于对人格类型进行分类,帮助自己和他人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

想想荣格在一百年前就提出了这个分类,是多么了不起啊!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心理学大佬养成记之荣格:人格八维说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