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超越内卷,孩子才...正文

超越内卷,孩子才能胜出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超越内卷,孩子才能胜出
文/龙爸开讲

超越内卷,孩子才能胜出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会遇到孩子厌学的问题,这固然让家长操碎心。
但是,如果孩子太拿学习当回事儿,也是一种病态。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她家的孩子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

有一天回家,孩子因为数学考了99分而伤心不已。
这绝对不是凡尔赛,那是真的伤心,鼻涕一把泪一把,因为差一分考不到100分而懊恼不已。

妈妈安慰他说:把卷子订正完,就是100分了。
可是,孩子眼含热泪说:在老师那里不是100分,老师在我们反省为什么没得100分

妈妈告诉儿子:得不得100分没有关系,关键是学过的东西有没有掌握。
孩子似乎明白了,但是写作业的时候依然很伤心。

对于这种状况,我也是十分无语。
在中小学中,激烈内卷已经成为所有人共同的生存状态。
显然,想通过简单的说教让某一个孩子独善其身,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过早地把孩子推进竞争的湍流之中,这就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会削弱孩子的心理能量,还可能过早被社会所淘汰。

◇ 01 ◇
过早竞争的危害

-1. 毁掉合作能力的根基

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就是因为智人有了“聊天”的能力,可以把成千上万的人组织起来,一起做更伟大的事情。
这就是“合作”。

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他能否与他人合作,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合作这种能力需要的是个体足够友善、诚实以及宽容,这些品质的形成通常是需要增加自己的涵养、打磨自己的心性。

可是,中国式教育的现状是:孩子从上学开始,就时刻在为竞争作准备,而关于合作的训练却鲜有所闻。
哪怕是孩子们做游戏,也仍然以竞争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快乐,或者与他人合作。

持续不断的竞争训练,会占用孩子绝大部分时间、精力和心智,让竞争成为孩子本能反应。
很多成绩好的孩子,甚至不愿给其他同学讲一道题,生怕别人学会了。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大部分孩子会迷失自己,打心底生出挫败感,越来越对自己不满意,产生自卑。
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愿意他人,对他人生出敌意和仇视。

英国教育家尼尔有一个说法:

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

教育学的实践也证实:竞争确是挫折产生的重要根源,痛苦和挫哲导致敌对。
因此,之所以产生恶性竞争,并不是因为孩子的品行出了问题,而是形势使然。


-2. 培养出病态奋斗者

孩子过早被卷入竞争,就会表现得攻击性过强,凡事都要争强斗狠,其副作用是很明显的。

这种孩子会早早放弃自己作为小孩子的权利,成为小大人去拼命适应各种社会标准。
这种作为是灭绝天性为代价的,他们在幼年的各种生存训练中,抛弃了自在愿望,屈从社会评价规范。

很多“成功人士”就是这样,他们虽然取得了一些名利,但是他们并不快乐,有一大堆心理和生理的问题,天天处在焦虑和紧张不安中,有些人最终受不了还自杀了。

有些人比较聪明,最终放弃了俗世红尘中的名利,重置了心态,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绕了一大圈,终于回到了正途。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极端功利主义者和妄想症精神病人,具有相同的心理机制——他们都无法与世界建立正常的联系,以一种病态的方式存在。

竞争的结果往往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打败了自己。
这呼应了哲学家弗洛姆的观点:

懒惰过度勤奋并不对立,它们是人心受到干扰的两种症状。

在神经症患者中,我们经常看到他的主要症状是无法工作;而在过度勤奋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他的主要症状是缺乏轻松的享受和休息的能力。
过度勤奋并不是懒惰的对立面,而是它的补充。
它们都是人类内心和谐被破坏的结果。


-3. 损害健康

长期过度的压力首先会在负面情绪毒素堆积,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而过多的情绪毒素会影响身体健康。

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过多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还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

研究发现,压力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脑下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
同时还会引起身体的疾病,比如衡中的学生,普遍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皮肤病等症状。

英国教育家弗拉基米尔·尼尔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我从来没有在快乐男孩的脸上发现过痘痘

身体比心灵更诚实,更不易受欺骗。
这也与中医“七情”对应脏腑的理论是一致的。

◇ 02 ◇
超越竞争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了社会竞争心态对孩子造成的危害,都希望给孩子一个童年,希望孩子能够快乐、轻松地成长。

但是很多人在孩子一开始上学,就把上述想法抛到了爪哇国,马上投入到学校的各种奖励和排名之中。

客观地说,面对老师经常通过手机群上所发的各种评价的通知,很少有人心淡如水的。
不知不觉中,我对孩子提出了要求,开始抱怨孩子压力太大,同时又配合学校给孩子压力。

家长也没有办法,因为现在的教育环境就是这样——竞争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所以,抱怨大环境是没有任何用处的,需要先解决小环境的问题
成年人自己需要反思竞争的维度和意义,对孩子做出适当的引导。
大人平静了,孩子才能平静。

亚当·斯密说:

生活中不幸和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高估了各种情况之间的差异——贪婪高估了贫穷和财富之间的差异,野心高估了自谋职业和公职之间的差异,虚荣心高估了默默无闻和名声之间的差异……

是的,有些情况可能比其他情况更值得我们偏爱,但情况远没到值得激烈竞争追求的地步。

一个坚持要改变处境的人,如果不是出于谨慎、不考虑正义法则,就是在玩最危险的游戏,并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押在一场并无胜算的D博上。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特定的对手,而是自己“虚荣”和“恐惧”。
在本已危险的生活中,虚荣心是一种自残行为。
哪里有虚荣心,哪里就有自残。

有些人天天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与其说是因为运气不好,不如说是因为虚荣心。
放下虚荣心,可以减少消费,节省生活成本;克服恐惧可以减少贪婪,享受悠闲的生活。

当前乃至未来,人们竞争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从更高层次上克服困难的勇气。

正应了那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面对一个体质弱但潜力无限的孩子,与其专注于培养他的“竞争意识”,不如专注于培养他的良好品格。
每一个优秀的品格都能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良好的品格本身就是未来的竞争力。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超越内卷,孩子才能胜出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