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教育孩子时,父母...正文

教育孩子时,父母怎样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教育孩子时,父母怎样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
文/龙爸开讲

教育孩子时,父母怎样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


年轻的家庭中,夫妻经常会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而相互指责,互相嫌弃对方不给力。
可是,让自己上场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可谓半斤对八两。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之间需要进行分工吗?或者说,需要不需要一个演白脸一个演红脸呢?

其实,在如今的教育中,这样的角色错位太普遍了。

◇ 01 ◇
先有母亲角色

曾有一位80后妈妈来对我说:孩子天天黏着老公,老公总是嘻嘻哈哈,可是,我希望的景象是严父慈母

我跟她说:严父是在有慈母的情况下才有的,没有慈母哪来的严父?

我之所以这样不客气地对这位妈妈这样说,是因为我很清楚她家里的情况——在孩子小的时候,她连尿布都换不好,奶瓶也是非冷即热……这位爸爸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事事亲力亲为。

唉,这个情况是比较尴尬的,之所以这位爸爸成了慈父,皆因为妈妈的角色缺位所致。

这个小案例中,老公代替了女人承担起了妈妈的角色,他就像一只老母鸡,张开羽翼护住了孩子。

这就是妈妈的角色——提供温暖的怀抱和可靠的保护


妈妈是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保护人要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条防线不能破,否则就无法保护孩子,孩子的心理力量会极其稀薄。

你看,母亲就是要提供温暖的保护,而父亲的角色则应该是孩子生理安全的保障者——小时候是孩子的玩伴,年长时是他的引路人;母亲的角色是在孩子年幼时提供心理安全


那么,母亲想要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可靠保护呢?

无论你处于什么境地,你都不会失去我的爱——这是母亲的基本角色功能。

如果一个孩子觉得:无论走多远,他都永远不会失去母亲
这个人的心里就有了底儿,这是人活于世上,安全感的根本之源。

例如,如果一个人想到:如果我在监牢里,我妈妈就会来给我送饭。
如果他心里有这样的底儿,他不太可能进监牢。
大部分坐牢的人其实都没有这样的妈妈——这就是母亲的角色。


可是,现在的我们经常搞错位。
有些妈妈经常会说:孩子的父亲常常没有扮演父亲的角色。

我想这件事应该这样想:你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当好了母亲的角色
一般情况下,当母亲回归母亲的角色时,父亲就会扮演父亲的角色

实际上,母亲和父亲这两个角色是有先后顺序的——母亲先扮演母亲的角色,父亲才会扮演父亲的角色。
或者换句话说,父亲的角色是母亲赋予的

◇ 02 ◇
由父亲提要求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会和他一起玩耍,但当他进入青春期时,父亲的角色就是引领者,为什么?

当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宏观的引导。

如果这个角色不是由父亲而是由母亲来扮演,显然母亲对于这个角色通常是难以胜任的。
因为一个家庭跟外界接触、以事业为重的人是父亲,所以,父亲常常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就是十六岁到十七岁,需要站得高、看得远的引导。
显然,父亲承担这样的角色更合理,现实也的确如此,爸爸承担这项任务时会更称职。

你看,如果一个初中生回家,他偷偷对父亲说:“爸爸,你出来一下,我有事要跟你商量,别告诉妈妈!”说明这个家庭里父亲能够担起他的角色,这个家庭很成功。


如果父母的角色错位了,那会是什么情形?

假如严厉的父亲变成了严厉的母亲,孩子的感受是非常不同的。

如果母亲对孩子有要求,而孩子却做不到,他就会恨自己。
这是母亲和父亲的不同角色决定的,所以由父亲提出要求更合适。

如果妈妈提出要求,孩子做不到,他可能会变得沮丧,对自己没有信心。
因为人的本能就是满足母亲的需要
如果他不能满足母亲的需要,他会痛苦之极。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严格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呢?

就是让父亲提出要求,因为母亲的要求对个体的影响太严重了
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他不能给妈妈想要的东西,后果会是很严重。

我有位女来访者就是对于孩子的要求非常高,想要孩子考清北,非常非常渴望那种。
这个孩子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孩子很害怕让妈妈失望。

可是,这个孩子越想越觉得考清北太难,需要在全省考前几十名,这是几十万里挑一,怎么就轮到我考清北呢?所以她开始越来越嫌弃自己,她因为自己做不到而进一步讨厌自己,她的自我评价不断降低。

所以你会看到一些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母亲要求就非常严格,这样的孩子刚开始会跑得很快。
在生命的早期,他总是跑在别人前面。
但等他到了初高中,你就会发现这孩子跑不动了——他已经筋疲力尽,再也跑不动了。

那么他的自尊很低,经常陷入自我否定。
尽管他在各方面都表现得相当不错,可是他就是偏偏感觉自己不如人,比别人差得多,“我还不够好”,自己一直不承认自己。

为什么?就是他的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对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至于越到后来,他的母亲总是精准预测他会怎么做,结果就是:他再无法达到母亲需求的那个高度了

于是,这个人就会抑郁、自我否定,因为每个人都想让妈妈满意,这是事实。
如果你的妈妈对你也有同样的要求,如果你不能满足她,你的心里会万分难受。

所以,我们当了爸爸、妈妈后,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功能,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教育孩子时,父母怎样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