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孩子因表扬而优秀...正文

孩子因表扬而优秀,还是因优秀而被表扬?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孩子因表扬而优秀,还是因优秀而被表扬?
文/龙爸开讲

孩子因表扬而优秀,还是因优秀而被表扬?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你的同学中,有些人好像特别幸运,总被夸奖。

他们似乎有一种魔力,父母、老师,哪怕是仅仅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都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对他们的欣赏。

到底是这些同学是因为自信、出色而被夸奖,还是被夸奖后他们才更自信,赢得了大家的偏爱呢?

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 01 ◇
智慧的驴子

在1911年的时候,有一个人养了一匹叫汉斯的马。
这匹马非常神奇,引来了无数科学家的关注。
神奇在哪儿呢?

据主人说,汉斯能够计算数学题,而且非常准确,从来不会出错。
只要你给汉斯出题,他就会用前脚掌击地,用激励的次数代表他给你的答案。
你会发现他每次都能答对。

自然,很多人表示怀疑,觉得汉斯一定是在主人的暗示之下才能够答对数学题。
于是有一些动物学家和研究智力的心理学家就一同来研究这位聪明的汉斯。

他们发现:就算让主人回避,汉斯依然可以答对人们出的数学题。
这一下大家都震惊了:

这怎么可能呢?

一匹马怎么可能拥有人一般的智力水平呢?

有一位心理学家仔细观察了汉斯好几天,终于发现了真·相:

其实汉斯并不会回答数学题,他是从提问者无意识的表现中找到答案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心理学家说当人们对汉斯提问之后,大家喜欢俯身凑过去观察汉斯的前掌。

当他击地的次数接近正确答案的时候,提问的人会微微抬起头或者瞪大双眼,期待汉斯最终的正确答案。


所以汉斯并不是真的会做计算题,而是它能读懂人的眼神、表情和姿态中的期待

其实人也是这样,当周围的人对你的期待很好的时候,你无意识中也会变好——你可能觉得你没刻意努力迎合别人,但是你不自觉的就会变得有信心,觉得别人那么相信我,我肯定行。

◇ 02 ◇
别人家的小明

比如丽丽她们班的第一名小明,他为什么总是全班第一?

事实上,并不像老师经常夸赞的那样,所谓他更聪明。
她们班同学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真正重要的是:

小明在老师、家长眼里就是男1号,就是一个好学生。

难道不是因为他先取得了好成绩,才在别人眼里成为一个好学生的吗?

大家常常认为:是因为先取得了成绩才有了夸奖
但是,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先有了夸奖,才有的好成绩。

就像上面的汉斯驴一样,不是因为它会做题,而是因为人们有期待的眼神,它才会做题的


上周小测验的后续发展,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全班考的最好的明明是两个人,丽丽和小明都考了98分。
但是老师只提了一句丽丽,而表扬小明了十分钟。

当时,丽丽就感觉场景十分怪异:

明明自己和小明考了一样的成绩,但老师对待我和小明的态度确实不太一样。

可是,当时她根本没有意识到是哪里出了问题,因为好像全班人都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

小明就是那个应该拿这个成绩的人,

而我只是碰巧得了高分,同样取得了高分。

难道他们不是一样的优秀吗?


你看:不见得是因为你表现好了才被夸,相反夸奖本身,可能才是让你表现更好的原因

特别是在夸奖中带有美好积极的期待时,这种期待会让你觉得你理应如此,而这种毫不怀疑的期待和偏爱会让人更加自信和优秀。

◇ 03 ◇
让自己成为期待

那么,如果老师爸爸妈妈就是不夸我,我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别担心,我有三个锦囊来帮你。

首先积极的自我期待

为什么我们会对老师和家长的夸奖充满期待,而同学的夸奖则显得不那么重要呢?

这源于一个“先入为主”的假设,那就是:家长和老师是学习方面的权威

所以,当他们夸奖你时,说明你真的好;而他们对你忽视或否定,说明“你不行”。

难道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了,来我们分析一下——


你说:是不是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才能对你做出最客观公正的评价?

是,对不对?

那么,是不是跟你相处时间最久的人才最了解你?

同样没问题,对吧?

到底谁是跟你相处最久的人?

是爸妈,还是老师?都不是,跟你相处最久的人就是:你自己

换句话说,你值不值得被夸奖,值不值得被偏爱,你比父母老师更有发言权


所以不论老师父母如何对待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当你满怀信心的觉得我其实值得更好,这次没有得到外界夸赞,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发现我的实力,或者是我我暂时没有展现出我的实力而已。

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对自己的期待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确认了解你的人对你的期待

比如对你学习最了解的人,或许不是爸父母和老师,而是你的同桌或死党,你们在学习上经常碰撞,对方可能会比老师、父母更知道你的水平。
当然了,如果你跟某位老师交流更多,他也可能是最了解你学业的人……

当一次考试成绩下来之后,你可以和最了解你学习的人去交流,他们给你的反馈才是最可信的。
比如,他觉得你发挥失常了,你理应得更高分;或者,他认为这个分数是你正常水平。

从这个角度,你可以获得一个比较真实的期待。


第三确定你看中的人对你的期待,并促使对方对你增强期待

你看中的人,比如爸爸妈妈、老师,他们对你的期待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呢?

尝试把这个期待以及你的理解写下来。

比如爸妈觉得你比较懒散,不爱学习,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你常常不在家里写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
所以一到家你大多数时间都在玩。
父母更多的看到了你不学习的那一面,他们就会觉得你根本没有认真学习,整天就知道玩儿。

那么基于这样的理解,你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你可以做的是多和爸爸妈妈沟通,让他们看看你在学校里完成的作业。
这样他们对你的期待就会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持续发生的时候,你也会慢慢的变成被偏爱的那个人。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孩子因表扬而优秀,还是因优秀而被表扬?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