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赫效应:我真的不是学习的料吗?

文/龙爸开讲
瓦拉赫效应:我真的不是学习的料吗?
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周围的长辈经常说:这孩子脑子聪明,学习根本不用操心。
我一直以为每一个长辈都会这么夸自家孩子,后来发现:真·相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有不少学习一般的同学,家里长辈常常念叨的是:你就不是学习的料,我真是为你操碎了心。
你是不是也听到过这样的评价呢?
正是因为总被这样评价,让你不断经受挫败,逐渐失去了自信,不再努力探索自己的潜力所在。
我相信不少人就是被这样的评价所伤害,感觉到挫败和难受,久而久之也就认命了。
◇ 01 ◇
瓦拉赫效应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所在,人的智力发展并不是完全均衡的,都有强点和弱点。
一旦找到自己的智力最佳点,使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以取得惊人的成绩。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词汇描述这种现象,它叫做“瓦拉赫效应”。
简单的说,“瓦拉赫效应”就是扬长避短、发掘潜力。
这个词来源于一位著名的化学家瓦拉赫,他的巨大成就让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但是瓦拉赫并不是一个全能型天才,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被肯定和认可的。
瓦拉赫上大学时,最初父母为他选定的是文学之路。
但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对瓦拉赫的评价并不高:
瓦拉赫非常好学,但过于刻板。
这样的人即便道德完美,也永远不可能在文学上有突出作为。
庆幸的是,瓦拉赫的父母并没有批评他,也没有强迫他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瓦拉赫本人非常顽强,他并没有被一次次的失败击垮。
他将这些努力视为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
如果尝试之后发现自己不擅长这个领域,他就会改变方向。
于是瓦拉赫开始学习油画,但这次尝试又不成功。
瓦拉赫既不擅长构图,也不擅长润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强,所以他成了绘画班上的成绩是倒数第一。
老师的评语很恶劣:瓦拉赫没有艺术天赋。
从这一点来看,瓦拉赫似乎糟透了,甚至有人怀疑他是个傻子。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放弃了他,一位化学老师有不同的看法。
在化学实验课上,这位老师发现了瓦拉赫的认真和细致——这是做化学实验非常重要的品质。
于是老师强烈建议他改修化学。
自从学了化学,瓦拉赫的天赋火花突然被点燃,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在化学上的聪明才智被彻底发掘,很快瓦拉赫就成为化学奇才,在同学中遥遥领先。
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将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学生。
事实上,不仅如此,瓦拉赫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02 ◇
智力的8个维度
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瓦拉赫发生了如此神奇的变化呢?
这是因为智力不是单一的评价标准。
可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我们都喜欢用简化的概念来总结和评价别人。
例如,在学校里,语文和数学成绩似乎意味着一切,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在家庭或者亲戚圈子里,评价更加简单粗暴:
这孩子聪明吗?他是个好学生吗?
相信你也可能经常听到这句话吧。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智力有很多维度。
多元智能模型告诉我们:人类至少有8种智力。
除了我们学校最常用的语言智力、逻辑和数学智力外,
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我反思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这些智力中的任何一项有突出表现,都可以使你在某个领域脱颖而出。
比如,我们最陌生的自我反省智力,你能想到它有什么用途呢?
我告诉你,想要像我一样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最需要的是自我反省智力。
想一想,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例如,我问你:你今天感觉怎么样?你是快乐、悲伤还是平静?
你注意到了吗?这不太容易回答,对吧?的确如此,准确地描述内心的感受并不容易。
自我反省能力强的人,不仅能更多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还能更敏锐地观察别人内心的想法。
◇ 03 ◇
找到自我
因此,要发现自己的潜力,就必须不断尝试各种新的活动。
就像瓦拉赫一样,从文学到绘画,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化学。
你需要在课堂学习之外,尝试了解更多的领域。
当你发现自己在某项活动上总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时,这可能就是你的潜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被长辈贴上“不是学习的料”标签时,你不必太当真。
很多人都会因此而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从而放弃努力。
但你要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
起码你在学校课堂上语文和数学不好时,不要认为:你不聪明,不善于学习。
一定有你擅长的领域等待着你去发现。
∵
想一想,过去一周让你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在下周,再次尝试同样的事情,成就感就是你发现自己的潜力的开始。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