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习的“金钥匙”——阅读力
文/龙爸开讲
打造学习的“金钥匙”——阅读力
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孩子的人生就是一次短跑似的。
人生当然是一场长跑。
这样的话,孩子起跑慢一点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孩子都会有很多次逆风翻盘的机会。
那么,孩子能否逆袭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是:“阅读力”,因为:
孩子的阅读力,可以打开他的无限兴趣,激发无边的好奇心,这是他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了阅读力,孩子的视野和格局才会越来越广阔。
阅读力可以让孩子体悟到学习的乐趣,而不至于遁入手机和游戏的虚拟世界找寻自我认同。
◇ 01 ◇
养成阅读的习惯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作为家长怎么引导孩子用阅读的钥匙打开学习之门。
-第一步-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的阅读兴趣是需要在环境中来养成和塑造的。
很多家长只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却没有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见到你手里握着手机的时候比捧书还多,那么他完全有可能先爱上手里的手机,而不是书。
因此,我总结了三个小方法,让孩子抢在电子产品前,先爱上阅读。
方法一:给孩子一个充满书香的家。
在孩子还没有接触到电子产品前,先把书籍布置到家庭里面的角角落落。
在阅读启蒙期,书和和玩具是不分家的。
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有冲动去触摸那些好玩、好看的绘本、撕不烂的硬板书。
它们的作用就是:先让书籍和孩子混个脸熟,让孩子认识书的模样。
方法二:亲子共读培养读书兴趣。
很多父母觉得为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太浪费时间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
现在不花时间,未来花在陪学上的时间会更多。
现在可以让APP应用来代替父母讲故事,但未来可没有人可以代替家长来盯着孩子做作业。
因此,有格局的父母会想办法和孩子泡在一起,用书里的故事来连接全家人。
我的闺蜜在家的客厅里放了一个大木桌,一到晚上做完作业的孩子们会和父母一起围着桌子,有的看书,有的画画,有的做手工。
老二爱读海洋绘本,尤其是金鱼,于是爸爸带领孩子们动手,用穿小了的T恤衫来缝制金鱼。
当小儿子读到了恐龙的灭绝绘本故事伤心大哭时,聪明的妈妈抓住了机会,他去图书馆借来了所有的恐龙的书,那一周,全家的阅读主题就是恐龙和地球的变迁史……
方法三:用系列套书来吸引孩子不断读下去。
当孩子爱上阅读后,就要想办法把兴趣变成习惯。
这里我来分享一个我的绝招,就是我摸准了孩子的兴趣,为他准备一些系列书。
比如我一下子买了一套五十多本的系列桥梁书,我最先拿出两本给孩子看,等他读完了前两本后,便会来找我要第三本、第四本、第五本。
这时我就抓住机会卖点关子,告诉他每天只能领一本新书读。
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于是我就把来领书的门槛提高了一点。
比如领书前,我要和他聊一聊他刚刚读过的书中的一些内容和他的想法。
而且我把每次领书的数量从一本提升到两本、三本。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儿子的阅读习惯就初步养成了。
-第二步- 把选书的自由还给孩子。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的参与度就会提高,选书也不例外。
当孩子选的书与父母选的书不一样时,可以引入父母的管理模式。
比如:
孩子不想读你推荐的书,但他想读《哈利波特》,那我教你设计一个套餐书单——
其中有孩子感兴趣的哈利波特,
还有家长或老师精选的一些必读书籍。
而且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一起说一说:各自选择的理由,这样既鼓励了理性分析,又给了孩子一定的掌控感。
关于书单,我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
所以书单不是用来给孩子增加阅读压力的,而是用来拓展孩子的选书的视野和阅读的广度的。
最终,爱读什么、不爱读什么的选择权,还是应该放在孩子的手上。
-第三步- 以阅读力带动孩子的学习能力。
我曾经问过我的大儿子,你小时候为什么爱上阅读呀?
我原以为他会说小说的情节有趣,别人都在看这本书,所以我必定要看一看。
但没想到他跟我坦率的说:
妈妈,我是为了把作文写得更好,可以成为班上的作文高手,这种感觉很爽。
所以,仅仅把阅读当做兴趣来搞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阅读提升为孩子的核心能力,让孩子觉得阅读能帮助他把学习变得更好,让他自己变得更强,让他更有自豪感。
美国杜克大学做过一个关于小学生注意力的调研项目,测试了386名儿童,把进入小学前的阅读和数学程度,分别与他们在一年级和五年级的阅读和数学成绩做比较。
结果发现:如果孩子在一年级时出现注意力问题,未来多年的学习表现都会受到干扰,甚至到了五年级后的阅读成绩还会低于同龄人。
由此可见,在儿童早期,注意力养成至关重要。
脑科学家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模式与大人是不一样的,孩子的注意力像闪光灯,而大人的注意力像聚光灯。
怎么让孩子的注意力力慢慢的聚拢起来呢?
阅读学习是最好的途径之一。
因为只要孩子进入图画世界、故事的文字世界和自己创想的世界,他们就会像聚光灯一样聚焦起来。
也因此,我们会发现爱阅读的孩子具有高度的注意力和较强的专注力,学习能力也会比别的孩子更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