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个名词叫“羊群效应”:想不从众有多难?

文/龙爸开讲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羊群效应”:想不从众有多难?
本期的文章会讲一条心理学定理,而且它跟一种动物有关。
其实,心理学中的定理有很多都是以动物命名的,比如野马效应、青蛙效应、跳蚤效应……
如果你仔细看过标题,也应该早就猜到了,我们说的动物就是羊,我们姑且把理论放在一边,先给大家讲一则发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吧。
◇ 01 ◇
莫名其妙买了
去年,我们公司有个人要出国办事,临走的时候有很多同事拜托他代购化妆品。
看到大家都围着他,我当时也有点好奇,就过去凑一下热闹。
结果被一个小妹发现了,说:老师,都让捎化妆品呢,这个不错, 你要不要也来两瓶?
我问道:好用吗?不贵吧?
她说:不贵,挺好用的,你没看好多同事都在买吗?
一听同事这样说,原来只是想看热闹的我,心里也活络了,心想:大家都在买,如果我不买,会不会显得不合群?另外,这么多人买,东西一定不错,过这村儿就没这地儿呀!
结果也买了好几盒。
你一定好奇:那个东西好不好用呢?
其实买过之后,我就后悔了。
东西买回来后,用了一两次,香型和效果都不适合我,现在早就放在角落里蒙尘了。
按照我们的老话说:这就是“随大流”,相信有不少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我们会随大流买下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多年前,有一个很流行的漫画,说的就是这个事:
一个人仰脸看天,接着两三个人跟着仰脸看天,最后几十个人围成一个圈一起仰脸看天。
原来这就是一个乌龙事件,第一个人仰脸,只是因为他的脖子有点痒,仰脸是为了方便自己挠一下。
◇ 02 ◇
羊群效应与阿希实验
“随大流”的心理学名称是“从众”,用以解释这个现象的心理学原理叫“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本来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用以形容投资过程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主见,他们只会盲目模仿某些大佬,在某段时间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后来,社会心理学家把羊群效应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用以指代个体的行为或思想,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这就是“从众”,因此羊群效应又称从众效应。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个体在群体力量面前,倾向于追随群体的选择,从而使个体丧失理性判断,或者否定自己的意见。
在心理学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专门用来论证羊群效应的存在,它就是——阿希从众实验。
阿希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他在校园中招募被试,目的是做一个视觉感知方面的实验。
实验中的每一个小组有6个被试。
实际上,其中五个都是阿希的“托儿”,只有一个人才是真正的被试。
实验开始后,阿希拿出一张有竖线的卡片,让所有人判断这跟线,与另一张卡片中的三条线中的哪一个长度相等。
每组的判断共进行18次。
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是非常显著的,只要仔细看,都能够分辨得明明白白。
可是,在阿希的主动引导下,现场情况就向诡异的方向发展了——刚开始的两次,五个托儿指出了正确的答案。
然后,他们就开始异口同声的说出同一个错误的答案。
当然,那个真正的被试也不是傻子,他清楚的看出来那5个托儿说错了。
然而,他还是含糊了,到底是相信自己的眼力?还是与大伙儿保持一致,认同那个自己并不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呢?
最终结果让所有人都碎了眼镜,75%的被试选择主动走偏,他们至少做了一次错误选择。
从阿希实验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人在群体中都可能会出现从众行为。
◇ 03 ◇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清晰思考的艺术》指出:我们的进化历史证明这种行为,是一种很好的生存策略。
不这样做的人早就从基因库中消失了。
这种行为模式在人类的遗传基因中根深蒂固,以至于今天我们仍被它操纵。
它特别适用于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羊群效应,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生活中有很多人缺乏独立主见,容易随波逐流,也有一些人故意操纵人们的从众心理来达到某些目的。
比如,赛马场上,职业赌徒利用羊群效应诱导他人降低某匹马的胜算,从而赢得更多的钱。
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专业的赛马知识。
因此,他们最理性的选马策略,就是把钱押在大多数人认为最有可能获胜的那匹马上。
那么你怎么知道其他人认为哪匹马会获胜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赔率。
赛马场上每匹马的赔率是根据赌徒在其上投入的金额确定的。
一匹马的赔率越低,投注的人越多,它获得的赌注就越高。
因此,职业赌徒会先分析获胜概率最高的马,然后仔细寻找获胜概率极低的马,然后在这匹劣马身上进行操作,以降低赔率,使这匹马看起来最可能获胜。
这时,在羊群效应的鼓舞下,越来越多的人会押注这匹劣马。
最终,当真正的优马获胜时,职业赌徒赚到的钱就足以抵消他们投资在劣马上产生从众心理的钱。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遇到问题时一定不能不加以分析,就盲目的从众跟风。
公众行为并不一定就是理性、正确的,特别是有些人故意操纵的情况下,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就会集体走偏。
因此,我们应该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些盲目的从众行为,以免上当受骗,甚至血本无归。
这是最健康的心态,也是最明智的生存之道。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