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心理学:自律的两...正文

心理学:自律的两种清奇思路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心理学:自律的两种清奇思路
文/龙爸开讲

心理学:自律的两种清奇思路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爱说:你要自律
事实上,你自己真正能做到自律吗?

我想很多人都会含糊,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搞不太明白什么是自律?


◇ 01 ◇
    何为自律?

你一定会说:自律,当然是说六点起床就得六点钟起床,说一天学习12个小时就得学够12个小时,不对吗?

但是,如果偶尔没有做到,或者想偷个懒,这是不是就不自律了呢?
我想这个理解是有所偏差的,我们说:自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从不自律的念动纠结中,仍然能约束自己的能力

比如,一个一天要学习10个小时的人,自律并不是指他可以一口气专心学习10个小时,而是每一次想要贪玩的时候,都说服自己得新把心思转回来,重新投入到学习之中。

再如,一个要天天跑步的人,并不是像个机器人一样,天天到6点钟就能量满满的准备好去跑步,而是在每一次想要偷懒的时候,都说服自己去跑步。

就像打虎的武松,并非毫无惧怕的大英雄,而是也会害怕也有虚荣的活生生的人,他之所以能成英雄,是因为他在害怕的时候,可以鼓励自己去直面老虎。

真正强大的人也是如此,他并非一直坚定不移、毫不动摇,而是在脆弱的时候选择了顽强,每个人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的。

训练自律的常规方法我们就不讲了,重点介绍两种自律的思路:

◇ 02 ◇
在两种痛苦之间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总是需要在自律和放纵之间做出选择。
比如:

是按时早起,还是埋头再睡2小时;

是踏踏实实的学习,还是打两把游戏;

是节制饮食,还是喝奶茶、吃蛋糕。

这个时候,我们之所以难以抉择,就是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在是痛苦与快乐之间纠结。

那还有什么可选的,“正确答案”一目了然,有谁愿意选择痛苦呢?这种思路显然是失败的。


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当面对懒惰、放纵等诱·惑时,我们不要认为是在选择痛苦与快乐。

而是把它们认为成两种痛苦,即在一种痛苦另一种痛苦之间选择。

比如节食吧,通常认为克制食欲是一种痛苦,而放纵自己享受美食是快乐。
可是,如果你没肥胖的问题的话,那还减什么肥呢?

因此,尽情的吃完后,很多人都会咀嚼后悔的痛苦,这其实就是两种痛苦。

学习与娱乐也是如此,学习的时候想着游戏是一种痛苦,而让自己放弃学习而去玩游戏,过后谴责自己同样是非常痛苦的。
因此,你不管怎么做,都要在两种痛苦之中选择其一。

这样,我们就更有可能做出有利于自己长期利益的决定。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有一段时间,我都要早上五点起来学英语口语。

这真不是人干的事,那个时间,我都会特别困、不想起床。
但是,我想到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会带来的痛苦,五点起床就不那么痛苦了。

这便是在两种痛苦中选择,那当然我更愿意选择更有意义的那个痛苦,也就是早上起来学英语。

◇ 03 ◇
反向思维

这种思路利用的是人们都有的“禁果效应”——在某些固定的时段内放弃自律的要求,反而会让你变得更加自律。

我们在平时,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做事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担忧着很多事情没有完成。
这就是非常分裂的状态,既做不好事,又无法坦然的娱乐放松。

事实上,是我们没有把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边界划分得清清楚楚
这就造成了自律失效、做事拖延,比如,上午不想做事,想着下午还有时间;下午荒废了也不要紧,还有晚上;晚上又没做成,那还有明天……

这种做事方式的必然结果就是“万事成蹉跎”。
那么,该如何跳出这种不自律的怪圈儿呢?


我的作法是把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截然分开

只能在周一到周五工作,

而且只能在早上六点和下午三点之间工作。

注意到了吗?这里我用的是只能而不是必须
我的意思是其他时间我不可以工作,我只能在这些固定的时间段工作。

如果这些时间没利用好,那我就没有其他机会进行弥补了。

当我了解到自己在其他时间不可以努力,不可以上进,必须只能玩的时候,我对于学习和工作反而产生了迫切的需求感油然而生,周一到周五的时候一定好好做,因为过时不候。

如果像之前一样有过多的可以灵活操作的空间,我会倾向于继续偷懒和拖延。


这个思路也被我用在了饮食方面。

去年春节到来之前,我蛮担忧的,想着一定要管住自己,不能放纵的大吃大喝,千万不能胖。
但是我连续大吃大喝了好几天,觉得好痛苦,因为吃的时候想着不能吃,然后又继续吃。

后面我告诉自己,没事儿,这样好了:

只在周一和周四的时候保持节制以及跑步,

其他的时间必须想吃啥吃啥,必须不运动,必须天天吃喝玩乐。

结果我反而没有那种大吃大喝的心思了。
之前我是要求自己每天都节制,反而时时刻刻都管不住自己,做出种种报复性的补偿

但是我拥有了一周五天自由吃喝的权利之后,一方面是顾虑自己只有两天可以节制,所以自觉的收敛很多,一方面是没有那种叛逆的心情了,心态很平和。

所以你看,凡是需要自我约束的地方,都可以用到这个思路,只在规定的时间里自我管理,过时不候,剩下的时间绝对不允许自律,一定要玩一定要大吃大喝,结果反而更容易达成自律的目的

上面两个思路是不是很奇妙呢?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跟自己不断地博弈,只要你不甘心、想变得更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致敬每一位奋进的你!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心理学:自律的两种清奇思路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