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3种办法打败拖延...正文

3种办法打败拖延症,你也能学会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3种办法打败拖延症,你也能学会
文/龙爸开讲

3种办法打败拖延症,你也能学会!


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一点拖延症。

稍微有一点拖拉,倒是无所谓的,能够让自己适度放松,对于身心是有所裨益的。

然而,如果拖延症到一定的段位,比如,经常熬夜到凌晨、工作草草完成,那就很被动。

不仅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还可能对于身体和心灵造成无法修复性的伤害。
本文就来介绍三种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 01 ◇
五分钟起步法

说起来“五步起步法”还真不是拍脑袋妙手偶得,细究一下大有来头,它是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研究成果。

通常而言,我们要做某件事情之前,总是习惯于找到充分的理由或动机,说服自己去做

但是,如果事情是必须做的,你说服自己与否有什么区别?只会耽误事情开始的时间。

况且,如果你找不到开始的理由或动力,那这个事情岂不是要胎死腹中?

这就是庸人自扰的作法。
因为不管那件事你能不能做好,如果一直停留在“思考”的层面上,永远也不会有任何进展。

更何况,这样还会给自己造成严重的焦虑和精神内耗,降低你的心理能量。

所以,做一件事,就要马上做起来,进入“做”的状态,而不是思前想后。


那么,“五分钟起步法”具体该怎么做呢?

当你开始做某事时,给自己五分钟作为起步时间

比如,要开始阅读一本书,或斩英语单词。
你的内心可能会有百般抗拒,但这并没有关系,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新的开始,有敌情情绪是正常的,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责怪自己。

很多人都因为畏难而推迟一件事情的开始,想着先玩玩游戏,或者去网吧玩一会儿缓解一下,岂料一玩儿就是半夜,这便是拖延症发作。

其实,事情的开始只需要坚持即可,没有必要考虑做得是不是很好,或者效率高低,只需要告诉自己“先做五分钟”。

实际上,熬过这五分钟就没事了,可以进入了学习或工作的状态。


按照物理学原理说,运动的开始,需要无限大的加速度,所以需要非常大的外力才能启动。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
启动汽车、骑自行车、开始跑步……开始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
一旦启动起来就顺利多 。
所以,要克服拖延,你就要接受开始五分钟的烦躁与抗拒,坚持做下去。

◇ 02 ◇
提前计划一点点

想必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本来任务的进度很顺利,每个排期都能刚好按时完成。

在这种大好图景下,我们难道不应该更有动力去完成每天的任务吗?

但是,事实并不一定如此,越是天天需要打卡完成,越可能不想做。

比如,在网上发网文,需要每天日更至少三千字,这对于大多数人是无法保证的。
这倒并不是写不出来,而是说看到更新的时间越紧迫,越不太想干活。

手里没有存稿的话,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而相反的,如果手里有两三篇存货,那我可能会愿意马上开始码字。


这种心理说起来还是有点怪的,可能是时间太紧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感觉有种压迫感,就像是驴子拉磨一样,心里油然而生出来逆反心理。

拖延的一种表现就是对于被控制的状态做出的反抗
如果你的拖延症是这种原因,那就需要让自己走在计划前面,留出一定的富余量,让自己的压力不那么大,可以偶尔偷个懒。

当一件事情是我们自愿去做的,而不是被迫无奈时,我们的启动动力就会大得多。


讲一个小案例吧。
一家洗车店推出积分会员卡的促销活动——

顾客每洗一次车就可以在卡片上盖一个章,集满八个章就能免费洗车一次。

为了测试心理引导的效果,顾客被分成了两组:

第一组顾客:拿到的是空白的积分卡,需要从零开始集齐八个章

第二组顾客:拿到的是已经盖好两个章的积分卡,需要集十个章

其实,这种积分卡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集齐八个章,就能享受一次免费洗车服务。

有差别吗?看起来没有差别,两组顾客要达到的目标一模一样,购买洗车服务满八次,兑换免费洗车服务一次。

但实际上,两种积分卡是不同的。
因为两组顾客的心态却大为不同:

一种是从起点开始;

另一种则是已经抢跑了20%的里程。

几个月后,从零开始的顾客只有19%换得免费洗车服务;而预先盖了两个章的顾客,则有34%达成了目标,而且后者花费的时间更短。

这就是:稍微走在计划前面一丢丢,更容易激发出立刻行动的执行力

◇ 03 ◇
替代拖延法

我发现有一个很怪的现象

有一段时间很忙,有很多任务要完成,包括写课程讲义、做短视频、写文章等等,每一项任务都很困难,非常耗费大脑。

但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以前,我做的事情更多了,反而效率更高了,心情也更轻松了

以前的我是什么样的?

那时,我每天只是写文章,感觉很困难,于是我时不时就会拖延,看书或学习其他东西,写文章的产出并不多。

自从要求自己重新整理课程讲义后,我发现课程讲义的字数比文章多很多,逻辑必须更加严谨,这比写文章要困难得多。

所以写文章对我来说,反倒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当我在写课程讲义时陷入困境时,我情不自禁地想:

上帝啊,请让我去写文章吧

我真的这样做了,当我厌倦了写课程讲义时,就去写我平常觉得很难的文章。

与以前的状态不同,我再也不感到任何困难或拒绝,我的效率变得非常高,我的心理抗拒也完全消失了。
我很享受这种降维打击的感觉,只觉得写文章就像休息放松一样。


这个发现一下子启发了我: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消除我对写课程讲义的恐惧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害怕做短视频。

于是,我不想写讲义时,就去编辑短视频。
当我做视频烦躁时,再回来写讲义,就会感觉无比轻松。


这就是我发现的处理拖延症的新方法。
当有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需要完成时,我们非常愿意做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在推迟困难的任务时,可以快速解决简单的任务,如此做无比舒服,还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呵呵。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3种办法打败拖延症,你也能学会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