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克服“社交恐惧”...正文

克服“社交恐惧”的5个技巧,尤其是第1个必须学会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克服“社交恐惧”的5个技巧,尤其是第1个必须学会
文/龙爸开讲

克服“社交恐惧”的5个技巧,尤其是第1个必须学会


成长中的孩子通常都会比较敏感,特别是性格内向者,本来就不善于打交道,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的时候,往往会感觉手足无措。

想与别人一起做游戏,又感觉融不进去。

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甚至感觉别人正在用不友善的眼光打量自己。

这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里的孩子而言,学习生活将是极其难熬的,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存在感更多的是依赖大伙儿的认同,如此情况就会让孩子备感孤独。

◇ 01 ◇
   是“社交恐惧症”吗?

那么,这样的孩子是得了社交恐惧症吗?

按照心理学的角度看,能够称得上“症”的都已经属于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是需要临床治疗的,那已经是相当严重的情况。

而在校的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至多是有一点心理问题罢了。
如果孩子的性格偏内向,害怕与人交往,对于他人的态度比较敏感等情况,如果构不成太大的困扰,那充其量不过是有一些情绪波动。

如果这些问题持续发生,对孩子形成了较大的影响,那就有可能构成了心理问题,需要及时找学校里的心理老师或者校外的心理咨询师及时采用心理干预。

如果孩子刚进入一个学校,或者新到一个班级,有一定的不安全感或者被排斥感,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注意及时排解,发展成为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并不大。

◇ 02 ◇
    为什么“社交恐惧”?

能形成社交恐惧的因素还是挺多的,但是分门别类的说,无非也就那几个方面,比如自身的生理因素、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方式等。

 1.  一段不愉快的成长经历。

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灵是非常脆弱的,可能由于某一段成长经历打击了他的信心,从此,对自己缺乏自信,甚至不断滋生出自卑感。

比如,我曾经有一个学生,他曾经代表班级向全校同学发表演讲,这本来是很好的事情。

可是,刚上在讲台上,他一时紧张就把自己本来背得很熟的台词给忘了,结果一紧张,又把麦克风撞翻在地。

可想而知,当时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接踵而来……

从此,这个孩子再也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甚至回避别人的目光,从而逐渐产生了社交恐惧感。

因此,社会恐惧的一大主因是:

你害怕自己做的事情不完美,你在意别人的评价,你害怕在别人面前丢脸,被嘲笑;

或者你以前有过失败、被批评的经历,这让你不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

 2.  缺乏独立成长的经验。

这往往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的。

有的父母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为孩子服务得无微不至,这导致孩子失去了独立成长的机会,以致于他们到了学校后,不会解决问题、处理矛盾。

因此,当孩子在与同学交往时,稍有不愉快、挫折和不如意,就会引发玻璃心破碎,表现出不喜社交甚至害怕社交。

 3.  狼爸虎妈的打压。

也就是父母太严厉,或者,父母不鼓励孩子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极其缺乏耐心,对孩子期望值很高,所以要求特别严格,说话语气非常严厉,甚至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批评、责骂。

教育学的实践早已证明:欣赏和赞美,相对于批评、体罚,更容易成就孩子

父母太严厉或者不鼓励的后果就是:孩子慢慢变得不自信、害羞、胆怯,缺乏安全感,并有些孤僻。

 4.  先天性因素。

或多或少,孩子的性格内向都会有一些先天性因素。

有些孩子刚生下来就活泼爱动,相反的孩子则可能在襁褓中半天都不动一下。

当然,性格形成还跟孩子幼时的体质、营养状况等因素相关。

◇ 03 ◇
    怎么克服“社交恐惧”?

孩子害怕社交、不合群,如何克服呢?

 1.  加强正向的心理暗示。

  • 可以把自己的优点和人生的长处列举出来,并在心理默念、回想

千万不要认为别人都是完美的,自己却是一文不值
其实,大家都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

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升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 尽量不要有负面的假设和脑补。

比如,“做不到怎么办?”、“我去了一定很尴尬”,“大家都不会喜欢我”等等消极的假设性想法。

如果事前有这样的负面自我暗示,会抑制你的自信心,增加紧张感,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

相反,如果多做自我鼓励,比如,“这次我会比以前更好”、“我会玩得开心”、“我会结交更多新朋友”等等,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自信。

 2.  主动友善的打招呼。

如果参加一些不熟悉的活动,不妨练习微笑,主动打招呼。

因为你的微笑很容易向周围的人传达一种礼貌、阳光的感觉,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友好、容易沟通的人。

如果你主动向别人打招呼,比如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虽然这只是一个主动的问候,但它会下意识地帮助你打开沟通的开关,让你不再感到害羞。

 3.  虚心提问。

在社交的过程中,在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如果担心自己不善于沟通,那么不妨当一名记者,有意识地问一些小问题,保持谦虚的态度。

虽然话不多,但在提问和倾听的过程中,你会逐渐与对方沟通起来,留下良好的印象。

 4.  从熟人做起。

你可以在校园里与最好的朋友交往,然后拓展与好朋友的朋友交往,再逐渐参加其他朋友的聚会或俱乐部活动等。

这种逐层扩展的方式,有助于不善于社交的学生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5.  主动提供帮助。

在校园社交生活中,你不妨主动帮助你的同学、同桌、室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获得别人的好感,从而获得不错的人缘。

所谓“日久过人心”,慢慢的你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总而言之,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如果孩子表现出社恐,父母不能一味批评:“你为何如此胆怯,这还有什么未来?

父母的恶言冷语,只让孩子更加退缩,表扬和鼓励才是孩子勇气和自信的源泉。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克服“社交恐惧”的5个技巧,尤其是第1个必须学会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