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正文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思维反刍”:胡思乱想,咋整?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思维反刍”:胡思乱想,咋整?
文/龙爸开讲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思维反刍”:胡思乱想,咋整?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可能经常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事情——胡思乱想

当我们遭遇到一些痛苦的事情后,事后总是会反复的回忆与思考那些痛苦的细节。

比如,你刚被爸批了一顿,内心觉得很委屈,你就会反刍爸妈到底为什么生气呢?还会想到更远的未来,你将会怎么反击他们。

又或者你刚与朋友闹了矛盾,而且吵架时你还没有吵过人家。
于是,你便在心里不断的想,如果当时我说这句话就好了,一定会把他怼得百口难辩。

按说这种探讨事件前因后果的努力,应该会缓解我们的情绪,对吧?

但是,事实真·相就是,如此做的后果就是我们变得越来越生气,会陷入巨大的精神内耗之中。

◇ 01 ◇
思维反刍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来形容这种这种现象:思维反刍

反刍原指某些动物的消化系统。
因为食物不能一次性被吸收,食物会从胃回到口腔再次咀嚼才能更彻底地消化食物。
牛、羊、鹿等动物都会有这样的生理现象。

思维反刍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原本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你还没有消化完成,因此,就会时不时的总是要回想这些事情。

所以,思维反刍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

不会为你提供新的视角也无法帮助你治愈心灵的创伤

它只会揭开疤痕,带来新的痛苦。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胡思乱想”,也就是反刍,我们来讲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 02 ◇
思维反刍实验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诺伦·霍克西玛是思维反刍方面的专家(我们简称她为诺伦教授)。
她做过很多相关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两个非常经典。

在第一个实验中,诺伦招募了很多大学生来参与实验。
他告诉这些学生,这个实验是为了测试大家的反思能力

所以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大家需要努力反思一下自己这一天的感受:

想想今天发生了什么?

你在这些事情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经历这些事情你的感受如何?

实验设置是这样的:

正式开始前:诺伦要求同学们填写一份情绪状态调查问卷,了解大家反思前的感受。

十分钟后:大家反思完毕,再次填写同一份问卷,写下这十分钟的思考和感受。

结果显示,那些一开始相对平静的人,经过十分钟的反思后,情绪仍然稳定。

那些在走进实验室之前感到有些难过的人,经过十分钟的反思后,感觉更糟糕了。

但你要知道:这十分钟里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他们只是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
那么你有没有发现:

○ 如果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并且你心情原本很好,

那么回顾和总结你一天的经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 如果在遇到不幸的事情、心情郁闷的时候,去回顾总结,

往往会让你的心情更加糟糕。

◇ 03 ◇
心情差反刍后更糟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诺伦继续她的研究。

她找到那些反复思考后心情变得更差的学生,想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思考什么。

 1.  A同学这样说:

今天实验之前,我一个人在宿舍待了一个下午,无所事事。

所以在那十分钟里我一直在想我是多么孤独,感觉自己很不幸,没有人爱。

 2.  B同学这样说:

上周考试了,我考得很差。

虽然成绩还没有出来,但我预感肯定考不好。

所以我用十分钟的时间反复思考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

我觉得我的复习还不错,但是可能会有一些遗漏。

我过于沉迷于老师画的重点,而忽略了一些细节。

 3.  C同学这样说:

我其实是大四的,早该开始写毕业论言语,可以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开始。

我感觉自己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根本行动不起来。

刚才我一直在想:

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可能就无法毕业;

如果我不能毕业,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唉,我真是一无是处

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因为这十分钟的胡思乱想,他们的心情变得很糟糕

诺伦教授发现:

A同学的启示:人在沉思的时候,思考并感知自己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
你越不舒服,这种不好的状态和感觉就会越严重。

B同学的启示大家在反思的时候,都是在思考事情发生的原因
他们常常想知道,为什么我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但你要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
越想过去,就越后悔

C同学的启示大家在思考的时候,都是在思考事情可能的结果
他们常常想知道如果事情继续这样下去会发生什么,他们往往发现后果特别可怕。
不用说,这样的情况肯定会让你感觉更糟。

所以,如果你感觉很糟,无论是关注和思考现在、过去,还是未来,你都不会感觉更好只会强化负面情绪。

◇ 04 ◇
不胡思乱想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胡思乱想呢?

下面我就教大家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1.  分散注意力。

你可能会发现,无论是被父母批评,还是和朋友吵架,事情发生后你都很难不去想它

所以强迫自己不去想它往往是徒劳的

那么这个时候比较适当的策略是:

选择一些你感兴趣的活动来分散你的注意力。

有许多心理学研究证明:某些活动可以有效分散注意力,比如:

有氧运动,玩象棋、拼图、搭积木等智力游戏;

或者与人聊天,这些活动都会分散注意力。

 2.  改变视角。

心理学家诺伦通过研究发现:有一小部分喜欢沉思的,却不会带来更差的后果

为什么是这样?

诺伦与他们访谈后发现:

这些人既不关注自己当下的感受,

也不回顾过去的原因,

也不期待未来可能的结果。

他们只关注事情的意义

例如,你和一个朋友大吵了一架,你为自己没有吵赢而感到非常生气。

大部分人会想着下次怎么报复回去;可是,总有少数人在思考:

今天争吵的起因是,我想逛街,他却想踢球;

我们都不肯让步,结果越吵越厉害。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当我的愿望没有实现时,我会生气。
也许他的感觉也是如此。

所以,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或许因此,他从此和朋友的关系变得更好,也更加珍惜身边的友谊,这是寻求意义的沉思

这便是重新发现事件的意义,为你的生活带来新的视角。

那么如何改变视角呢?最常见的方法是:

假设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也发生在朋友身上。

想想你会如何安慰、对待他。

当你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时,你会更加客观和冷静,你会发现事情的积极意义。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思维反刍”:胡思乱想,咋整?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