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自卑,或来自于潜意识

文/龙爸开讲
骨子里的自卑,或来自于潜意识
在中国人的语境里,是有命运这种东西的,比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可是,你想过没有?在很多人生转折点上,你认为冥冥中早已注定的选择,有可能是被你的潜意识所操纵的。
°01。
命运 =?潜意识
荣格说:
你察觉不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说得更清晰一些,就是:
那些你没有意识到,却现实存在的心理活动,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左右着你的选择和人生走向。
而你却傻傻的认为,这就是“天命”。
心理学上,把这些你深度影响你,你却混然不觉的意识,称为“潜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潜意识是很多事情的内驱力和根本原因。
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你抓不住潜意识,却能明确感知到它的存在,比如恋爱中的“一见钟情”,就是潜意识在作祟。
如果潜意识中储存的是正面的信息,个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积极的想法和行为;反之,如果其中存放的是负面情绪,比如压抑、愤怒、受挫、卑微等,个体就很容易陷入到自我否定、惊恐不安等负面情绪之中。
°02。
自卑的根源
心理学家把这股负面的潜意识能量称之为“潜意识暗力量”。
那些骨子里自卑的人,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潜意识暗力量过于强大所致。
究其根源,都在于个体的原生家庭,以及由原生家庭造成的早年心理创伤。
那么,什么是自卑呢?
心理学上说,自卑一种无法自我帮助的、软弱的复杂情感。
这种说法很不直观,其实说自卑的表现,会更清楚一些,自卑者对自己没有信心、习惯于自我否定,低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品性。
自卑还会伴随一些情绪的外显,比如害羞、愧疚、不安、忧郁等。
显然,自卑者最缺乏的品质是“自尊”,还附带着低认知。
当自尊无法达成,又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问题根源,就会产生自卑。
自卑的危害是极大的,当自卑的性格一旦形成,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体在工作与生活的表现,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
在很多咨询案例中,来访者反省自己的自卑历程,几乎都会涉及到佼母、手足对他们的性格的影响。
那么,原生家庭是如何催生出自卑者呢?
°03。
原生家庭 vs. 性格扭曲
经典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松子,就是原生家庭造就自卑者的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松子从小就遭遇家庭的冷暴力,父亲偏心弟弟,却对她视若无睹,甚至连正脸儿都不给她。
有一次,松子无意间发现她在做鬼脸时,父亲会对她笑,从此做鬼脸就成了松子讨好他人的“法宝”。
这样的家庭环境塑造了松子的讨好型自卑人格,她的自我认知就是鬼脸,她的一生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
这也注定了她一生追寻幸福,却求而不得,最后凄凉惨死。
原生家庭就是这样扭曲性格的。
一般而言,原生家庭中的父辈是情感、心理甚至身体上的施暴方,而弱小的孩子总是受害者。
当家庭中的羞辱、忽视、抛弃发生时,生存能力极低的孩子会优先开启生存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本我”会过早的被隐藏,“自我”展现过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去适应、迎合家庭里的掌权者强加的、有些变T的“超我”标准。
孩子如此委屈自己,只是为了获得短暂的一席容身之地,获得暂时的心理上的安宁和一丁点安全感。
这时候的孩子,是根本无暇顾及是不是还有自尊这种高级课题的。
在此过程中,孩子可能根本就意识不到自我的卑贱低下,也察觉不到这种行为是在自我践踏。
久而久之,个体只要是遇到强势者就会低头哈腰,不再认可自己。
这时候,他的自尊已经丢了,再也找不回来。
虽然他的外表还十分完好,但心理层面的伤害已经不可逆,破碎感、卑贱感、羞耻心都已经藏进潜意识之中。
自此,自卑成为个体的一种合理化行为,成为个体的一种本能行为。
°04。
自卑的危害
原生家庭催生出的自卑者,往往经过很多年后,才会渐悟自己究竟是带着怎样的伤痛活到了现在。
当他们的意识提取出来这些不堪回首的过往时,依然会痛彻心扉、悲愤交加。
于是就会面临一个伦理判断:
对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是隔断还是原谅?
对自己的内心,是从此冷漠,还是真心如故?
在醒悟之后,伴随着委屈无奈,还是深深的无力感。
之后,现实世界还是要面对,自己又不免心生自嘲。
这恐怕才是人生的真正可怕之处。
°05。
潜意识之强大
自卑潜意识悄悄潜伏在潜意识中,它的力量在不断积聚。
时间不能埋葬它们,平凡的成长生活也不能让它们消失。
时过多年,它们依然存在
各种童年的经历和感受都被保留了下来。
当类似的场景和人物再次出现时,心中那些未曾被尊重的情感,未曾得到安慰的受伤的心灵,未曾实现的想**不断提醒当事人,目前的自卑状况让我感到非常羞辱和悲伤,但这似乎又是合理的。
我不就是这样长大的吗?
我应该听从内心的直觉还是像以前一样屈服于现实的压力?
分裂的心和相互冲突的选择足以让成年人头疼。
一个人如果到了这一刻,能够正视自己曾经不敢面对的恐惧,那么“自卑”就能真正得到治愈。
潜意识,这个以前发生过的心理活动过程,可能就是曾经真实的你。
是它让你在失去自我尊严的那一刻感到羞耻,是它让你不敢正视自己的脆弱和失败,是它忠实地保留着事后所有情感的真情。
而如果你能勇敢地面对过去的现实,未来一定会造就更好的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