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父母”或许可以治愈你

文/龙爸开讲
“电子父母”或许可以治愈你
“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这可能是很多孩子最渴望的一句话,可是父母通常都是“爱在心头口难开”。
因此,“电子父母”最近火了。
不过,这个词总感觉不太准确,总让人想起来十几年前出现的“电子宠物”。
事实上,这两者是迥然不同的两种东西,把它称为“视频父母”更确切一些,就是某音上的一对中年夫妻,在视频对于屏幕说出父母的爱的表达,比如——
“乖,今天受委屈了吗?”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宝贝,累了吧?”
“爸妈可想你了,这几天不忙,专门来看你的!”
“姑娘,今天咋看着没精神啊~来,给你弄了好吃的。
”
“电子父母”满脸慈爱的笑容充斥着屏幕,似乎对面就是他们亲生的孩子。
他们的话语并不复杂,就是那些平凡的日常问题,却让人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
他们会轮流邀请粉丝到家中体验一天“女儿”。
大早上,爸爸就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妈妈也拿好鲜花来欢迎“女儿”。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房间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两人还给“女儿”围观了自己年轻时的恩爱照片。
女儿的反应是什么?
网友评论:你看这个女孩,就跟个大冤种似的,一副塑料脸感觉以前就没有笑过,显然从小到大就生活中缺少爱的环境中,眼神中那种恐惧是掩饰不住的。
当她看到“爸妈”暖暖的欢迎时,那神情颤抖又喜悦,应该是不知道如何接受这份爱吧!
接下来的一天中,无论是去超市、庆祝生日、考试、购物,都复现了一个寻常家庭的熟悉生活场景。
然而现实中,网友感受到的并不是视频中的温情,而是一幕幕刻骨铭心的伤害。
有人小时候考试考得不好,他的父母就对他说:天天学习还考试不及格,真没用!我们为你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你配得上吗?
不少家长就是这样一次次否定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孩子没有优点。
以后长大了虽然功成名就,却仍然摆脱不了“从小就被否定”的心理阴影。
甚至有很多父母压根儿不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
所以“电子父母”过生日的视频下面,有人请求他们千万不要删除了这个视频,就当是自己的“父母”陪他过生日了。
现实世界中,即使你的父母记得你的生日,等待你的往往也不是美丽的祝福,而是“毁人不倦”:你的生日是妈妈的受难日,你怎么好意思接受礼物呢?
有人表示,自己盼望的喜之郎果冻小书包,从来没有拥有过。
有人表示,他们不喜欢和父母一起去超市,因为买什么父母都说是浪费钱。
有人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理解坐在购物车里,是这种感觉。
还有人说,是在父母吵架中长大的,现在一听到噪声就非常焦虑。
享受了“电子父母”的舒适之后,
有人说,自己就像一只眼馋别人幸福的老鼠;
有人说,自己就像路边的流浪狗,渴望被人抱起来亲一口;
有人说,如果这是楚门的世界,我也会选择沉沦。
为什么大家都会喜欢电子父母呢?
因为很多人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无条件的爱。
“电子父母”不会批评你做得不好,他们不会说你浪费钱,也不会否定你。
他们会舒缓你的心情,倾听你的想法,给予你最强烈的肯定和支持。
他们内心对孩子有着强烈的爱,能够包容孩子的缺点和无知,理解孩子的挫折和困惑。
因此,很多“儿女”可以放心地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一切不满。
跟“电子父母”在一起,家就是真正温暖的港湾。
现实中,很多家庭都会伤害人,不少家长还在秉持着批判性教育的理念。
他们很少表扬孩子,而是习惯以“批评—否定”的方式表达“肯定”。
他们要么是被“骄傲会使人退步”的观念所驱使,要么就是根本无法直接表扬孩子,总是习惯于看到自己孩子的毛病。
这使得我们很多人即使长大了也无法学会肯定自己。
。
比如家庭的困难教育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影响。
知乎上有人说,为了培养儿子吃苦耐劳,他让儿子每天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上下学。
我也问了,因为我从小就在农村步行上学,从来没有觉得困难。
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我的用意是好的?
这是很多上一代人的想法。
他们总觉得很多品质都来自于苦难。
但事实上,他们当时的生活条件有限,没办法避免很多痛苦。
而且,吃苦并不意味着回到“贫困”时代。
培养孩子能够“吃苦”,可以训练他们的毅力和坚韧,而不是故意变穷。
事实上,苦难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它会使人感到自卑和胆怯。
有多少人即使成年后变得富有,却总觉得自己“不配”过美好的生活?
你买了好吃的东西,穿了漂亮的衣服,但一想到父母在家过得并不好,你就不敢再自己的享受了。
再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理念。
不知道你小时候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
你再不听我的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下次就没有那么多零花钱了。
如果你考上大学,父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些话或许是父母无意中说出来的,但却让很多人一直生活在很大的压力下。
可能你已经长大成人,却依然不敢不优秀,不敢不努力,不敢安心享受关怀。
因为这些话不断抽打着我们:我们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因此,你一定要听话,努力工作,做父母让你做的事。
或许正是这一系列的教育氛围,塑造了我们多愁善感、自卑、多疑、压力大的性格。
然而,在各种教育中,只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就是“电子父母”给予的那种无条件爱的教育。
“电子父母”的出现,让我们很多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悲伤、难过、愤怒和压力,也让很多人知道,自己渴望的爱其实很简单。
而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成年人治愈自己的开始,因为我们看到了心中那个呼喊着爱、渴望着爱的孩子。
即使我们得不到家人的照顾,也一定不要忘记:你现在已经长大,已经有力量去爱自己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