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解读负面情绪之悲伤、无聊和焦虑
04 悲伤
一听到“悲伤”这个词,很多人都不由得心中难受。
一般情况下,我们悲伤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可能会有如下选择,比如自己去一个谁都找不到的地方疗伤,或者向亲友诉说、求助。
反正是悲伤的时候,整个人都很可怜,浑身没了精气神儿,脑子中一片空白。
因此,大部分都不喜欢悲伤。
可是悲伤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打击,只要能适时的走出这片阴影,我们就会经历一次蜕变,我们的人生也会向更高阶梯去迈进。
只有经历过悲伤洗礼的人,才会变得愈发坚韧、愈发的成熟。
可是如果你的亲友正在悲伤之中,你该如何帮他走出来呢?难道要说“不用这些难过”、“悲伤没有一点用”这些的套话吗?
当然不是,你只需要陪着他、听他倾诉就行了。
让他把所有的难过都哭出来吧,这就是给他最好的安慰。
在他充分悲伤之后,自然就会接纳眼前的那些失落,开始新的生活。
每个人都是如此,每过一段时间,都需要整理自己的内心。
悲伤就是对这段时间负面情绪的一种消化的过程,悲伤之后如果是接纳和转化,那就说明他正常了。
他会意识到悲伤的背后蕴藏着惊喜的礼物,此时悲伤就该功成身退,而这个人也越发不容易悲伤了。
05无聊
每个人都有百无聊赖的时候,那个时点上感觉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像泄了气的皮球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或许这只是因为无聊。
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聊可以说是无比珍贵的,如果你不急于把它赶走或者就此沉沦、麻木不仁的话。
其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无聊就像一只被裹在布里的灯笼,只要把外表扒开就能看到闪亮的光芒,这正是少年人接受人生使命的契机。
因此,年轻时的无聊,往往意味着发现并开拓新天地的机遇,或许是因为孩子们太闲了。
等长大后,大学毕业了,挣钱养家了,人生变得匆忙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闲,这时的生活中充斥着声色犬马来消费无聊。
再后来,生命似乎再也不会无聊,因为我们已经忘了什么是无聊,所有的精力都被家庭、事业耗尽。
只有夜半梦醒之时才会忽觉内心空虚,“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年轻人总是想赖在床上,他们需要动起来;而成年人总是在忙,他们最需要的是“静一下”。
这时还能感觉到无聊,就说明我们的心还不太麻木,不要回避或摆脱这种感觉,与自己真实的内心约个会。
这会成为你探寻生命真义的良机。
归根结蒂,无聊就是说自己现在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或者说并不适合我们。
因此我们要寻找,只要能把心静下来,就一定能找得到。
06焦虑
只要说一说焦虑,你就会心里难受的不行,对吧?
事实上焦虑里面有非常丰富的信息,蕴**我们对于未知的担虑和恐惧。
而我们可能从来没有仔细关注过焦虑带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的讯息。
因此,焦虑时要让自己静下来,内省自己到底在担忧什么?哪里做错了?还是界限划定得有问题?形成焦虑的一方面原因是没有行动,真正动起来这种担忧就会迎刃而解。
焦虑的另一个主因是欲望求而不得。
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过高的要求自己,这是极端完美主义倾向使然,更严重的就是“强迫症”。
比如几十年前的****,如果放到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严重的焦虑,这是完全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之举。
我们认为焦虑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心理问题,它会引发或加深一系列的身心疾病,比如挫败感、自责、恐惧及失眠等。
收尾
每一种负面情绪,都是内心给我们的一种信号。
如果你习惯于逃避它们,你也势必被其长期困扰;如果你要极力避开,它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到你;如果你要禁锢它,但愿你不要成功,因为一旦你成功了,你的身心将会出现大问题。
这些负面情绪,只不过是在与我们进行沟通而己。
如果我们置之不理,它们可能还会引发更严重的身体病症。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80%以上的疾病的诱因都是负面情绪。
我们说负面情绪对于人体就是“危机”,处理好了可以让我们更健康,否则……
所以记得下面两句话:
不好的情绪,只是因为它不被尊重。
可怕的情绪,只是因为你不了解。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