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国家卫健委《心理...正文

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素养十点》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素养十点》
文/龙爸开讲

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素养十点》

你知道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点》都包含哪些吗?我想十之八九你是说不上来的,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了解这些内容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会有不错的指导作用,但是不了解也不算是大的毛病,可是,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第 01 条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生活的物质条件大大得到改善,然而人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这时心理健康便成为一个大事。

如果一个人四肢健全,可是他却有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那么我们将不再把他视为一个健康的人。
来看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得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完整状态。
 

心理健康关乎个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而它又与身体健康相互关联、互为促进,比如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的人,身体的免疫力就会显著降低,癌症、心脏病、胃病的发生率高出正常人数倍。

与此同时,心理健康又在很程度上受到身体的拖累,比如早上起来你感觉牙痛,那么接下来的一天中你的心情都会很糟糕。


第02条 适度运动有利于心理健康,可以预防和缓解焦虑和抑郁。
  

日常锻炼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
特别是有氧运动,在运动后大脑会释放一种内啡肽,这种激素让我们感觉快乐,是最纯天然的抗抑郁良药。
  

养成适度运动的好习惯,每星期至少五天,每天至少半个小时,这非常有助于我们放松心情、缓解生活与工作中的焦虑。
 

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由专业的健身教练和心理医生帮助我们制订更合理的锻炼计划。
  


第03条 如果有心理问题,积极寻求帮助,这是责任和智慧的标志。
  

在传统的认知中,看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总是能跟精神病挂上钩,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于是很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尽可能避免寻求专业的帮助。
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处理方式。

正如前面所说,逃避专业帮助的因素可能是可能被别人误解为精神病人,也可能是过分相信了自愈的能力,向别人求助就意味着自己的无能。

专业的帮助都包含哪些内容呢?来自心理咨询师的问题评判与诊断;获取心理健康知识、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服务;更严重的情况,需要转诊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第04条 如果您有睡眠困难,请不要忽视它,这可能是心理或身体健康问题。
  

千万不要小看睡眠这个事情,睡眠质量是一面镜子,既能照出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程度,又能预示着身心健康可能的走向。
常见的睡眠问题,比如难以入眠、半夜忽醒、清晨早醒、夜醒后无法入眠、噩梦不断等。
这些都是身心健康的重要警告,不可大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睡眠状况不理想又会加深身心疾病,比如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就会脸色蜡黄、精神萎靡,长期如此就容易患上神经衰弱、高血压以及抑郁症。


第05条 抑郁和焦虑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需要早期评估和积极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是最常见的两种心理疾病,怎么判断是不是严重到抑郁症的程度呢?

如果你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精神不振的天数超过两星期,那么你很可能就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症会导致内心痛苦、学习低效、工作拖沓,甚至悲观厌世。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有自杀倾向,一旦发现有这种苗头,应该立即看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

作为一个普通人,应提高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快就医,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抑郁症和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相互配合来治疗,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并避免复发。
  


第06条 服用精神药物必须遵医嘱,不要滥用它,也不要自己中断它。
  

对于严重到成为心理疾病的人,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这是一个专业程度很高的领域,非业外人士所能掌握,因为药物的种类繁多,每种药的剂量、适用症、副作用等各不相同。

因此,心理治疗的药物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己随意拿来服用。
在病情稳定之后,也不要急于停药,应遵医嘱进行。
自行调整剂量和时间,有可能削弱治疗的效果,并有可能导致病情复发。


第07条  儿童的心理发育是有规律的,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科学指导。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童年心理的不健康发展。
儿童心理包括:知觉、认知、个性、社会性等,每个部分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每个孩子的个体性差异非常显著。

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些问题得不到改善,可能会成为伴随终生的坏习惯,而另外一些问题只是阶段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行消失。

如果家长不具备专业的育儿知识,一方面要多学习,另一方面应该向资深的专业人士请教。


第08条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多运动, 多动动脑子,多接触社会。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身上的退化性疾病,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有效的药物能够治愈。
可是研究表明是可以通过预防予以减轻和延迟的。

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特征是:记忆力显著减退、无法完成原本熟练的工作、无法正常做出决定、言语表达障碍、性情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然而老年痴呆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得到预防的。
因此老年人多运动、多与人交往都是至关重要的,能让他们的脑部充分活跃起来。


 第 9 条   理解和照顾精神疾病患者,不歧视或排斥。
  

大部分人谈精神疾病色变,其实它也只是一种病症,只要是病就有治疗成功的可能,对于病人的亲友首先要做到不误解、不排斥。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只要积极的治疗,很大程度上都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并承担起相应的角色。


第10条  用科学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职场和行业的内卷化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压力增大是必然的结果,你该怎么做?

压力就是那么一种客观的存在,不可能消失不见,不同的只是你对待它的方式。
这时采用适当的、健康的减压手段至关重要,比如有氧运动、找亲友谈心、一次说走就走的远足,都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有一些不太健康的减压方式就要十分警惕了,比如抽烟、喝酒、血拼、疯打游戏等,这些方式虽然也可以让你暂停忘却压力,可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压,并且还会带来**的身心问题。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素养十点》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