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上一讲我们剖析了迷茫和焦虚的本质,一起搞清了迷茫的三大要素,想一想是哪三个?对了,人生无规划、无中长期目标、实现目标的路径不明晰。
本节我们就来针对迷茫给出详尽的解决方案。
给你三支锦囊,找到你的人生方向,从迷茫中看到北极星。
到底是哪三支锦囊呢?它们分别是:
大方向:为自己的努力划定一个范围;
大目标: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借以确定更具体的奋斗方向。
小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多个较小的阶段性目标,不断提供目标实现的反馈。
这就从根本杜绝了迷茫的三大主因——行为不聚焦、目标不具体、成果无反馈。
清晰了这些,长期做什么,短期做什么、怎么做就一目了然。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下面老师再进行详细的拆解。
第一步是规划大方向。
首先拿来一张纸、一支笔,赶紧把你最喜爱、最拿手的十大特征写下来,比如以我为例吧,我喜爱美食、热爱读书、喜好拍摄、擅长写作,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版四本书。
说起来我的兴趣,对于行为心理学和财富自由的话题颇为上心;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在职场上,我还是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战略顾问,等等。
诸如此类,你也把你自己的十大特征写下来,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请你的家人或亲友帮你总结一下。
那么,难道我们要把这十个特征全作为奋斗方向吗?当然不能够,一个人的精力太有限,这时我们不得不用减法,在你的十大特征中,至少要删除七个。
想必这个删除的过程会让人十分痛苦的,大人就是这样,什么都割舍不掉,做减法是个无比痛苦的过程。
为什么帮助家人们成功聚焦,老师这里为你提供一个工具——S模型。
或许它能够帮你减少一些做减法的痛楚。
S(Success)
SIGN模型中的S指的是成功,即你擅长的事情,做这些事情,你觉得更简单,做得又快又好。
比如我,美食、摄影就是我擅长的事情,很轻松就能比周围人做得更好。
I(Instinct)
I指本能。
是你天生就爱去做的事。
我似乎特别喜欢旅游,可能是感觉亏欠家人太多吧,所以从本质上讲,旅游并不算是我本能爱做的事。
G(Growth)
G是成长。
就我而方,看书是为了找灵感写作,做短视频则更多是驴子拉磨不得不为,所以这两条也是可以删掉的。
N(Needs)
N指这件事会让你有极大的成就感,而不只是为了名和利的报答。
比如我对于财富自由的执着,当我年化10%收益了,我就有了进一步提高收益的追求,这应该更多的是赌的心理,所以财富自由也可以放一放。
经过这一轮筛选后,只剩下三项:写作、行为心理学、追求本质这三个特征了。
以此,我便有了清晰的人生战略。
正是在挑选的过程中,我清楚了自己该走哪条路,要回绝哪条路。
可以说,自从你有了这份清晰的笃定,你就比身国;这的人少走很多弯路了。
第二步:确定大目标
在确定目标时,比较可行的方法是找了一个对标的对象。
因为虽然已经有了三个最适合你的***,但是毕竟它们还是抽象的,要拿它们做目标还是不给力,太不具体。
这时假如你的父母认知水平足够高,他们会给你一些详细的落地指引,那你很幸运,按图索骥即可。
然而,大部分人是没有这种条件的。
这需要你不断的寻找和确认。
比如通过阅读多个方面的资讯或书籍,我就是阅读了很多书,看过很多文章后,大概确定了我的人生目标,特别是看了著名商业顾问刘润和营销人华山先生的访谈,两位老师都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著作等身。
这个目标太有画面感了,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于是我也为自己定下目标,要著作齐身,大约出50本行为心理学、问题解决方面的书。
到此为止,我的人生目标就实现了具象化,离最终成型就差不多了。
不过,这里我要提示一点,千万不要觉得那些大咖们遥不可及。
就如刘润老师,刚创业那会儿,连间像样的办公室没有,每天都去图书馆上班的。
近几年随着短视频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了更具象化自己人生目标的条件,比如远足去南极的美妆博主、教人烧菜的精神小伙,只要他们跟你的特质契合,都可以成为你的具象化模板。
第三步:拆解小目标。
有了大目标,就需要把它分解成一步步的小目标,一步步实施并验证。
比如我的目标是出50本行为心理学和问题解决的书籍。
折合下来,也就是一年出一两本。
这样的话,制订出来一周乃至一天的操作方案。
我是先与关系较好的编辑去沟通,选题、列提纲,接下来是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持续进行创作,继而交给编辑老师审阅,然后再自己修改。
如此一来,一年两三本书就不成问题了。
那些致力于短视频的朋友,其实也应该构建为周为单位的小目标,确定每周更新几个视频,然后基于此规划脚本、拍摄以及后期剪辑、输出。
来做个小结吧。
本期我们就迷茫问题给出了三支人生锦囊:
第一、总结自己的十大特征,结合SIGN模型做减法。
第二、找到具体的对标者,具像化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三、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不断修正,直至成功。
今天布置一个小作业吧,找出自己的三大特征,并把它们发在评论区。
好了,让我们一起成就更好的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