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在西方,哲学被称为“众学科之母”。
但这种说法,在中国人的语境中却并不成立,因为我们在学校中学到的哲学本身就是太监版的。
老马虽然是哲学家,但是并没有专门的哲学作品,他也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不过是后来的一些学者总结的。
因此,如果不把这种哲学放到西方的哲学史中去观察,关于哲学的知识都只是片面化的、庸俗的。这些片面化的哲学知识,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复杂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是不足够的,而且是可能出大问题的。
01 古希腊哲学
只所以说古希腊哲学,只是因为它是西方哲学的起源。而并非说在那个时代,没有别的哲学。即便是放到今天,像中国的“道”这样非常古老的哲学,也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古希腊哲学起源于2500年前从探讨“世界本原问题”开始的。
最早的是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世界之本原”。这可是一石惊起千层浪 ,不久就有了更多的哲学学说,比如“无定说”、“气本原说”、“火本原说”……直至最有名的“原子论”。
这些理论,都是早期的哲学家从自然的维度对于世界本原的问题而做出的探索。不过,这只能算是“朴素哲学”。
后来,随着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提升,哲学家们探索世界本原努力进入到抽象的层次,也就是“形而上学”的层次。
代表人的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到巴门尼德的的“存在”,再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形而上学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
从此,形而上学统治了西方哲学2000多年。
02 神学哲学
这个阶段直至16世纪,持续了1000年。按照历史学的视角看,这个时期就是黑暗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一统天下。
此时哲学地位一落千丈,沦落为神学的小妾。哲学的发展非常缓慢,并发展出全新的哲学形式——基督教哲学。
所谓的基督教哲学,简单说就是从哲学的角度论证基督教的合理性,此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安瑟尔谟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等人。
03 近代理性主义
经过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到17世纪时,西方哲学终于厚积薄发,进入一个大放异彩的辉煌时期——近代理性主义时期。
从此,哲学界众星闪烁,理性主义的光辉普照人间。
此时期的哲学家主要是两个流派: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注重理性演绎和逻辑推理,不看重经验。这个哲学分支最后发展成了独断论。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个个都是大名鼎鼎。
经验论:注重经验而忽略逻辑思考。它最后成了怀疑论。代表人物是洛克、贝克莱、休谟。
两大阵营相爱相杀、互不相让,最后都走进了死胡同,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怎么办?